就好像一個訊號。
整個六月以來,你方唱罷我登臺,令人目不暇接。
頻繁的人事調動,如走馬觀花。
手握天子劍,平章國事的常務副皇帝,大明帝師張居正終於開始發動。
張居正率先提拔了被高拱罷黜的張佳胤,原為應天府尹,使其巡視京畿域內。
專人專項,負責為期半年的掃黑除惡。
對境內的遊俠兒、浪蕩子、土匪、地痞流亡,進行重點打擊。
第二位是兵部左侍郎汪道坤。
使其巡視宣府、大同、山西三鎮。
對白災期間的各地民生、驛站、長城以及各地烽火臺進行巡查。
修復去歲被黃金家族的人馬所破壞的夯土城牆。
畢竟,不是每一段城牆都有堅強的烽火臺。
這些薄弱之處就是人馬所攻擊的地方。
第三則是召回一直巡視薊鎮遼東的兵部尚書,譚綸。
大戰將至,作為兵部尚書,朝廷需要一位老成穩重的將帥,備帝諮詢。
最後則是派成國公朱希忠,前去中都鳳陽高牆內,檢視鎮壓在此的朱姓皇族。
以上的一切,自然都是以高拱的名義發出去的。
燈火通明的社稷壇附近。
社稷壇各個方位仍然有大量的大漢將軍們在巡邏。
朱希孝望著天空飄蕩的鵝毛大雪,有些擔心的望向了南方。
成國公朱希忠,拿到的差事可實在不好辦。
偌大的祭壇附近,只有幾個人可以自由從事。
馮保步伐極輕,但是氣勢上咄咄逼人。
他從祭壇附近捧執御物,一身白袍的欽天監修士面前,徑直走過。
裡面只有皇帝、張居正兩人。
馮保也被大漢將軍們堵在祭壇下。
朱翊鈞換上了一身繡有道德經的青絲道袍,頭束紫金冠,一根玄色的綢帶從肩頭垂落。
他盤腿坐在蒲團上。
身後就是青銅所鑄造的九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