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祥站在燒烤店門口,一邊看著與城中完全不一樣的別緻的街景,感受著這處亦城亦鄉,傍山傍水的小鎮的魅力,一邊聽著燒烤店的黎老闆和幾個山民在一起商量辦養雞場的事。
不一會兒,黎玉蓮從樓上下來了,換了一身休閒的裝扮,不再是那個忙著招呼客人的紅衣小妹了,而是顯出另一種灑脫的風格。既像是城中氣質超群的白領,又像是悠然自得的成功人士。
黎玉蓮看到艾祥後笑著問道:“昨晚睡得還好嗎?早餐吃過了吧?如果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儘管和我提出來,我們會盡量按照客戶的要求,保證做到賓至如歸的。只要您住進我們的山莊,我們就要儘量給您留下一段美好的印象。客人好的評價,對於我們服務行業來說,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沒有了客戶,我們就沒有了生存的基礎。”
艾祥滿意地說:“真是沒想到,在深山的小鎮上,還能有這樣好的山莊民居,這樣好的住宿條件,真是沒什麼可挑剔的。比城裡的那些星級賓館強多了,最主要的是,城裡的賓館裝修的再豪華,也抵不上這裡擁有的清鮮的空氣,我就是想挑點毛病也沒辦法挑的。環境真的是非常好,早餐也很豐富可口。”
黎玉蓮笑著點點頭說:“能讓帥哥滿意就好,我們的服務標準就是要讓所有的客人都滿意,以服務質量來留住客人,以誠信來留住客人。客人能留下好的印象和好的評價,就是對我們山莊最大的褒獎,就是我們山莊最好的招牌。”
“爹,我上山去了。”黎玉蓮和正在忙著收購土雞的老黎打了聲招呼,這才對艾祥說:“您要是沒有其他的事,我們現在就出發吧。”
艾祥跟著黎玉蓮走出燒烤店後問道:“那個擺燒烤攤的漢子是你爹?”黎玉蓮微笑著說:“是啊,他烤得山雞特別的香,我從小就特別喜歡吃。”艾祥笑著說:“的確是香,你一提起烤山雞來,我就有了條件反射,想起烤山雞就要流口水了。”
黎玉蓮開心地大笑起來:“是嗎,哈哈,這麼說我也流口水了。我曾看見過有家飯館的招牌菜就叫口水雞,可能也是有這個意思吧,想想就會流口水,真是有意思,哈哈。美味的東西不僅能讓我們開胃,也能讓我們開心。”
黎玉蓮和艾祥一路說笑著走出了小鎮,從半山鎮車站旁邊的一條新修不久的旅遊便道開始上山。這條便道從頭至尾都是由條狀的石塊鋪成的,坡度看起來也比較平緩,非常適合遊客們從這裡步行登山。
“這條路走起來挺安穩,適合邊走邊看風景,既很平緩又很安全。石塊邊上還沒有青苔的痕跡,看起來修得時間也不久啊?只有這一條路上山嗎?”艾祥望著前面曲折蜿蜒的石板路問道。
黎玉蓮用手指了指遠處:“那裡還有一條盤山公路,起初是為了防火修建的,也是可以通到半山那裡的。後來根據多種需要擴修了,變成了山裡人搞運輸的道路,聽說還要改建,以適應旅遊車上山的需要。不過,到半山寺還是要走一段路的。所以,不如從這裡走著去。我可能走慣了,感覺很輕鬆,一點也不覺得累的。再說,來這裡玩的遊客大多喜歡瀏覽這裡的山景,從半山小鎮出發去半山寺,從這裡上山去,可以邊走邊看,坡緩不累腳,景美賞心悅目,從這裡上山也是最近的,所以,從半山鎮上山遊玩的人大多會選擇走這條路的。”
艾祥跟著黎玉蓮順著山路往上走,轉過幾道山彎後,再看前面起伏有致的山道上,積滿了一層一層色彩斑斕的落葉,每走一步都會在腳下發出沙沙的聲響。
放眼望去,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山色不斷變幻之間,重重疊疊的山巒層林盡染。近處色澤濃豔如一幅幅油畫,而遠方蕭疏恬淡之際又如一幀幀水墨。讓艾祥覺得如夢如幻,切身感受到了如臨世外桃源之中,心境也遠離了凡塵般變得超脫開朗起來。
“我以前只聽說過北山有很多值得去的景點,現在看來的確是不虛此行,眼前的景緻就讓我陶醉了。我還從來沒有來過這個地方,北山有些什麼特別的景緻啊?黎總能說一說和我分享分享嗎?”艾祥望著遠處飛流直下的瀑布,已經陶醉在眼前的山光水色之中了。
黎玉蓮停下了腳步,望著遠處雲遮霧繞的山巒說:“大山的景色四季有別,高低不同,像一幅立體的瀏覽不盡的畫卷。從四季來說,北山會讓人有不同的體驗。譬如啊,你要是想尋花問柳的話,借用一下這個詞,不是那個意思哦,哈哈,最好是春天來,春天的北山到處是山花爛漫,桃紅柳綠,馥郁的花香能讓你醉倒在樹下,醉倒山澗溪旁的。真的是這種感覺,春季真的是步步花香,處處花香,不由得你不沉醉其中。”
黎玉蓮轉眼又看向近處的山澗瀑布:“你要是在這樣的夏天來呢,除了眼前滿山遍野的青松翠柏,還有楊樹、慄樹、山槐以及各種果樹,青翠濃綠之中,到處點綴著淺紅深黃。奇峰幽谷之中,涼風習習,這裡是最適合消熱避暑的地方了。你要是到了秋季再進山,便可以享受到山間特有的各種奇珍異果,當然,一定要注意甄別啊,有些野果是多多少少帶有毒性的,誤食之後會有生命之危的。如果沒有神農那樣的本事和勇氣,還是不要去嘗的。至於冬天嗎,相對就單調了一些,冰雪之景或許更像是童話的世界。話說回來,如果沒有一顆童心,那個時候山高路滑,是不太適宜上山的,也是我們旅遊行業的淡季。”
艾祥望著漫山遍野的林木花草說:“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這裡得天獨厚的綠色生態環境了,呼吸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如此地暢快,這是城市生活最缺少的東西,這樣廣袤的大自然饋贈的氧吧,到哪裡去找?只有真正讓自己迴歸到大自然,才會有這樣的切身的體驗和享受。”
艾祥望著時時變幻中的景緻,像享受著一場豐富得有些過望的盛宴。遠近重重疊疊的山巒,或高或矮形態各異,或孤零零地兀立著,或三五成群相偎一隅,像是等待已久而執意地站立在一旁迎候的老朋友。久蟄都市,穿行在混凝土構築的群落中,視覺慢慢變得渾濁而遲鈍,眼前的一切,讓麻木已久的視覺神經,又重新恢復到了興奮的狀態。
黎玉蓮見艾祥顯得很有興致,便感慨地說:“我從小生在大山裡生活,長在大山裡,對大山有著自己特別的感受。大山給我的感覺是富有而超脫的,說它富有,是因為從山腳到山頂,它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載著各色各樣的花草果木,這些花草果木為山民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食物和藥材,以及其他能為我們利用的豐富的資源,也為大山裡的飛禽走獸們提供了一方生存的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