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唐朝小官人> 第六百三十八章:禮崩樂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三十八章:禮崩樂壞 (2 / 2)

萬壽閣,乃是太子讀書的地方,這兒懸掛了大唐歷代先皇的掛像,現在李重福雖然不是太子,卻是龍門宮的主人,歷來這兒的主人在此讀書,都是決不能有人進來打擾,所以這裡很幽靜,是個談話的好地方。

過不多時,楊斌就腳步匆匆的來了,楊斌連忙向李顯行禮:“臣見過殿下。”

李重福連忙上前,將他攙起:“郴州候不必多禮,不知你有什麼想和本王說?”

郴州候頓了頓,隨即憤慨的道:“有些話,臣是非說不可,不吐不快,殿下……”他咬咬牙,壓低聲音:“那崔賢與尉遲循毓誤了殿下啊……”

這句話,李重福早就想說了,正中李重福的心事,這二人,難道還不是誤本王嗎?於是楊斌的話,竟是讓李重福萬般的委屈,頓時都迸發出來,他忙道:“嗯?郴州候何出此言。”他差點想要脫口而出,這二人乃是奸臣,本王早知如此,絕不會如何如何。可是他終究還是忍住,決定看看楊斌說什麼。

楊斌大義凜然道:“殿下,那個萬勝商行,是出了名的偷工減料,殿下久在宮中,有所不知,就在前些日子,就曾有人狀告萬勝行偷樑換柱,將業主的青花磚,換成了低劣的尋常磚石,不只是如此,洛陽人都曉得,萬勝行養著數十個專司律法的律師,他們與人簽訂契約,最擅長的就是鑽律法的空子,使人上當,許多人歡天喜地與他簽訂了契約,用不了多久,就欲哭無淚,求告無門,殿下萬萬不可聽那崔賢胡說八道,這個老匹夫,早已廉恥喪盡了。”

“還有那尉遲循毓,尉遲循毓被魏王殿下託付了重任,可是他卻私下裡四處為人推銷各種商品,臣從前就上過當,那什麼和記木行,固然是用料實在,臣對這一點,也是無話可說,可是殿下有所不知啊,同樣的木料,同樣的工藝,別家的木行,才是和記木行價錢的一半。殿下切莫被他們所矇蔽,這和記木行,最喜歡的就是藉著一些噱頭去開啟銷路,無所不用其極,寡廉少恥,臣就說張記木行吧,張記木行那才是真正的本份經營,實實在在,童叟無欺,深得業內的好評,他家的木料,質地都是上乘,用的都是渤海國那兒私販來的大木,經過三十一種工藝,精心製作而成,不但不畏火燒,還能防蟲,張記木行,享譽關東,風靡天下,同樣的大木,不但物美價廉,最勝在他們誠信經營,用交友的態度,與客戶交涉,洛陽還有童謠,叫張記木行,管用百年。殿下若是要採買,定要記得通知臣,不但張記的木頭價格低,而且臣,可以想辦法通融,給殿下打個七折……”

李重福已是氣得發抖,他突然有一種想找個地方撞死的衝動,他惡狠狠的瞪著楊斌,終於再顧不得什麼了,從牙縫中狠狠蹦出一個字:“滾!”

“殿下……”楊斌驚詫的看著李重福。

卻見李重福已是瘋了似得衝向牆壁處,那裡懸掛著一炳寶劍,楊斌嚇了一跳,我去,買賣不成仁義在啊,不買就不買,打打殺殺幹什麼,得,又一筆買賣泡湯了,他再不敢說什麼,趁著李重福拿劍的功夫,落荒而逃。

龍門宮的動靜,當然是瞞不過神策府的。

王據聽到那兒傳來的訊息,不禁失笑。

他要的,不過是李重福看清形勢而已,這個皇子殿下,似乎每日關在龍門宮,每日就好似是在做夢一樣,一個人若是依然還在做夢,還有痴心妄想,那麼想要打交道,很難。可是一個人夢碎了、夢醒了,沒有了驕傲沒有了矜持沒有了希望,那麼……就好擺佈了。

不過尉遲循毓和崔賢這幾個人,還真是有點不太要臉。

王據在洛陽,什麼樣不要臉都見得多了,這年頭,都是朝前看嘛,有錢是大爺,沒錢管你什麼出身,現在都不吃香了,某種程度,這洛陽內外,深入骨髓的那種對金錢的追逐,正腐蝕著每一個人的心,尉遲循毓這些人也不可免俗,可是王據還是覺得,這幾個傢伙有點突破了底線,不要臉啊。

不過……有些事還是好理解的,淡泊名利這樣的心理,某種程度誕生於田園牧歌的社會形態,那些擁有大量田產的高門,只要土地還在,那麼每年的收益,都是固定的,靠的都是老天爺吃飯,收成好,是這麼多錢糧,收成不好,固然會緊張一些,卻也少不了哪兒去,所以一個家族只要不折騰,大抵他們不可能一下子錢糧暴漲數倍,也不可能一下子傾家蕩產、家徒四壁,因而絕大多數時,一個家族三代前是過什麼樣的生活,現在也是過什麼樣的生活,難以改變。

也正因為這種形態,使得許多高門子弟都有一種懶散的性子,反正努力,家業也不會因此一下子振興,可即便不努力,日子也依然壞不到哪兒去,一切……憑的都是老天爺,自己何必要去cāo心勞力,又或者挖空心思,去追逐什麼更大的富貴呢?

這種老莊無爭的學問,魏晉時期的處世之道,在現在依然十分風靡,可是在關東,情況卻是另一種極端,淡泊名利的人,已經無法再這裡立足了,重商的政策,幾乎把所有人的潛力都激發出來,今日你落後一步,從此你便處處落後於人,你不能快速積累財富,那麼你便什麼都不是,閒散的人,絕不可能會是高冇士,只會成為所有人眼裡的窩囊廢,大家不再靠出身來攀親,靠的卻是家底。

本來這些長安來的人,如尉遲循毓這樣,只怕很快就會淪落下去,不過他們顯然是幸冇運的,他們的人脈還在,秦少游對於他們也有所關照,總算給了他們一些立足之本,所以這些人在調整適應了一段時間之後,很快,就透過祖宗的積累,漸漸在洛陽風生水起,他們依然還是既得利益者,只不過他們得到的財富和今日所享用的東西,比之從前,更加要富足許多倍,他們失去的固然是高門的自傲,得到的卻是數不勝數的錢財。

或許這個時候,他們中冇的許多人,還會罵著禮崩樂壞,可是他們的身體比他們的心更加實誠,撈起錢來,絕對不比那些關東的土著要慢多少。

新的一週,我需要支援,大家有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