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唐朝小官人> 第六百二十六章:誰家天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二十六章:誰家天下 (1 / 2)

其實無論是王琚還是楊炯,對於李家宗室在此前還是抱有幻想的。

這牽涉到了正統的問題,想當初,王琚衝冠一怒,刺殺武三思,為的就是李氏。而楊家之所以在武則天時期不得為官,也是因為許多子弟參與了李敬業的謀反,可以不避諱的說,這二人,都曾是最強硬的擁李派,為了支援李家,不惜動用最粗暴的手段,甚至承擔嚴重的後果也是在所不惜。

可是這些年的所見所聞,早已讓他們明白了一個事實,李家在自己想象中實在是相去甚遠,先是一個被武則天視為玩偶的高宗天子,武則天能篡位登基,與這高宗可謂是關係極大,好不容易盼來了李顯,就更加讓人哭笑不得了,這國器,居然又把持在了女人手裡,而且整個女人,比之武則天更加不堪,為了奪權,花費了多少心機,什麼江冇山社稷,什麼蒼生黎民,在他們眼裡,簡直就是一錢不值,為了穩住自己的地位,即便任用再無能之人,明知道可能有害於國家,他們也是在所不惜。

漸漸的,王琚和楊炯其實早已不抱有了任何妄想,他們心目中的聖天子,顯然不是這個模樣。

眼前這個李重福,又和高宗先帝與李顯有什麼分別呢?當李重福問起什麼時候入關,並且滿懷希望的時候,楊炯和王琚幾乎就已經將他一眼看穿了。

入關?真是玩笑,到現在,皇子殿下居然還不明白,到了今日這個地步,神策軍絕不會入關。

現在入關,誅殺了韋氏,對於魏王殿下來說,沒有任何好處,魏王殿下需要的是時間,需要足夠的時間去經營,去侵蝕自己越來越大的版圖,要將越來越多的土地和人口容納入現有的體系,而這……才是天下穩定的基石。

韋家分封諸侯,已經導致天下各鎮各自為政,這分崩離析,也只是遲早的問題了,在這種情況之下,即便入關,尊李顯為太上皇,讓你做了天子,又能如何?這天下依然還是如此,依然還是三十個都督們的天下。

魏王現在在做的,分明就是藉著範圍,壯大自己的實力,河南府加上五鎮,已經有了和朝廷分庭抗禮的本錢,現在又得到了韋家七鎮,只需要好生經營,用不了多久,神策軍和五軍營的實力還將繼續膨脹下去。

韋家都督們所分封的地方,大多都在淮南和江冇北、荊襄一帶,這片土地,也是頗為肥沃,更何況,水道也是密佈,只要有足夠的資本,運河就可以開拓起來,豪強仍然需要打擊,不過現在打擊那些豪強,倒是比之從前更加容易,因為這些地方豪強所面對的,將是更為龐大的神策府以及五軍府體系,商賈們會趁機湧冇入,精壯會進入工坊,而婦孺們會藉助牛馬來耕種土地,水利也將興建起來,這是接下來固農的保證,一部分青冇年將會進入五軍營,在衛州進行操練,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成為合格計程車兵,太平學會趁機將觸角伸向那裡,當人有了生業,有了飯吃,就會有更高的需求,比如……他們會希望自己的子弟能夠學會讀書寫字,他們也喜歡自己的子弟能有一技之長,當然,最重要的是,能識文斷字和一技之長,會有真真切切的好處,而不似從前那樣,你非豪門和士族門閥出身,沒有人引薦,即便有了學識,也沒有上升的渠道。

王琚和楊炯心裡清楚,自己協助秦少游開創的並非是所謂的皇道樂土,這裡依然會有諸多的陰暗,照舊還是人吃人,上位者為尊,依然還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可是至少他們清楚,這對於所有人來說,已是最好的生活了,他們已經年紀大了,磨礪的越多,就越是清楚,三皇五帝的所謂的太平盛世根本就不存在,他們要創造的,無非是個絕大多數過的還不錯的天下,他們無法顧及到所有人,可是至少可以讓大多數人生活有所改善。

而現在……李重福居然還幼稚的以為,天下離了他們李家,似乎就要崩潰一樣,他還在做著取代自己的父皇,執掌天下的美夢。

李家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而現在,分明是秦家、王家、楊家、周家、趙冇家、鄭家的時代,楊炯笑了笑,道:“殿下,韋家勢大,難以輕易動搖,魏王殿下愛惜將士的性命,強攻函谷關,損傷實在太大,因而,殿下只怕還需耐心等待。”

李重福的臉上寫滿了失望,他不禁道:“即便損失大一些,可是攻入函谷關,便可……”

王琚的脾氣就沒有這樣好了,損失大一些,損失的可是神策軍和五軍營的將士,這些人,可都有王琚的心血,當初秦少游要擴軍,王琚這個神策府的府丞,可謂是操心勞力,幾乎抽調出所有可以動用的資源都砸在了神策軍和五軍營上頭,王琚雖然不帶兵,卻知道,這支龐大的軍隊,都是自己費盡心機的東挪西湊出來的,你李重福倒是輕描淡寫一句損失大一些,王琚冷冷道:“殿下,行軍打仗,關係重大,怎麼可以如此輕巧。”

一聲厲喝,完全沒有任何的禮數可言。

李重福的臉拉下來,有些怒了,不由道:“王琚,你這是什麼意思?”

楊炯覺得王琚話重了一些,忙是圓場:“王府丞只是心急,殿下勿怪。”

李重福覺得自己受了侮辱,怒視王琚,最後冷冷道:“君臣有別,怎可說這樣的話,哼,本王要見鄂國公。”

這話隱隱有要挾的意思。

鄂國公尉遲循毓可是大忠臣,一聽說韋氏殺了太冇子,二話不說便攜家帶口來了洛陽,此人是勳臣的代表,不少從長安跑來的人,都與他關係極好,在李重福心裡,這些秦少游下頭的人,實在是放肆了,既然如此,自己就見一見長安的人,制衡一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