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這逃戶的問題,終究還是要解決,如若不然,則會引起國家興亡的一個怪圈——國窮民富。
這裡的國是朝廷,而所謂的‘民’,卻絕非是尋常百姓,而是那些豪族和高門的民,一旦如此,則朝廷難以為繼,而地方的豪民卻是不斷壯大,任何一丁點的動亂,都足以葬送掉一個王朝,因為對於豪民來說,他們的利益是建立在宗族之上,而非朝廷和國家,因此他們不必為這個國家的利益來負責,即便天下亡了,也不過是大隋換成了大唐,姓楊的天子換成了姓李的天子而已,他們的富貴根基不會動搖,當然,若是不幸遇到了五胡亂華,那麼他們的運氣也就到此為止,徹底被人一鍋端。
秦少游頜首點頭,道:“嗯,你說的有理,只不過……梁都督,這關卡的稅賦,依著本王看,實在是多此一舉,朔方在津要之地上,固然可以坐地收錢,不過若如此,商賈只怕卻不肯往朔方出關了,本王倒是有一個主意,卻是不知梁都督以為如何?”
一聽到秦少游不肯讓朔方鎮坐地收錢,梁宇倒是緊張起來,朔方和其他地方不同,這兒靠著長城,是最重要的出關要道,而且那兒土地貧瘠,人口又少,想要維持他這個朔方鎮,難道靠種地?若是少了這麼一大塊的財源,朔方鎮往後當真要吃灰了。
只是秦少游若是當真提出來,他竟是發現自己無法拒絕,因為此時形勢比人強,他只得做出洗耳恭聽的樣子,道:“還請殿下指教。”
秦少游慢悠悠的道:“往後呢,朔方裁撤沿途所有的關卡,索性就讓那些行走於朔方的商賈暢通無阻吧,自然,在地商戶若是開工坊和做門臉的買賣,朔方鎮依然可以收取一些稅賦的……”
說到這裡,梁宇心沉了下去,你們河南府沒有沿途的關卡稅賦,這是因為河南府本身就有無數的工坊和商鋪啊,這些稅賦卻是不少,足以維持河南府的收支,可是朔方鎮既不生產,又沒有足夠的商鋪,大多都是走貨的客商途經此地,這若是不抽稅,難道吃西北風嗎?
卻聽秦少游道:“至於你們錢糧的不足,由神策府供養就是。”
說到這裡,梁宇陡然明白了。
秦少游取消掉朔方鎮徵稅的權利,如此一來,能夠促進商貿的往來,而商貿的往來增加,就使河南府的商貿更加發達,更多的工坊將拔地而起,而這些工坊,卻為神策府創造了收益,與此同時,朔方鎮的錢糧收支,卻由神策府來撥給。
這是什麼?
梁宇又不是傻子,這等於是將朔方鎮的稅拱手讓給了秦少游,秦少游則扮演了朝廷的角色,撥出錢糧來供養朔方府,這豈不是變相的讓河南府成了朔方新的朝廷,這世上的事,永遠離不開錢糧,而一旦朔方不得不指望河南府每年撥付的錢糧時,朔方與河南府下屬的弘冇農郡又有什麼區別?
原先朝廷給予了梁宇特權,可是秦少游卻是透過免除關稅,將這個特權收到了河南府,表面上說是秦少游供養了朔方鎮,而同時卻也是在方方面面,控制住了朔方。
梁宇對此倒是有幾分牴觸。
做土皇帝畢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誰也不希望自己頭上有個天皇老子,可是秦少游這個要求,他卻不得不考慮,因為若是不聽從秦少游的話,他就是想做天皇老子的兒子也不得,失去了神策軍的庇護,梁宇連性命都可能保不住。
深吸一口氣,短暫的猶豫之後,道:“下官願聽任殿下的安排。”
沒有法子啊,他倒是想反抗,甚至想翻臉,直接指出,這樣的做法,就形同於將朔方置於神策府地全權統治了,被人包養之後,就意味著只要人家斷了奶,隨時可讓你餓死,而你若想不餓死,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對他言聽計從,朔方鎮相當於成了秦少游的屬地,朔方的官吏等同於成了秦少游的屬官,朔方軍,也等同於成了秦少游的兵馬。
而自己……不過是秦少游的代理人罷了,可是……梁宇唯一能做的,就是一副甘之如飴的樣子,表示願意接受秦少游的安排。
第二章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