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唐朝小官人> 第二百零六章:來者不善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零六章:來者不善 (1 / 2)

李令月眼眸一亮,這絕非是修飾,而是在這幽光之中,秦少游分明看到那雙幽暗中的明眸像星星一樣閃了閃,那眼底深處,真是如飢似渴,連秦少游都被她所感染。

李令月精神奕奕,哪裡像是病了,掰著手指頭:“弘農郡,我聽說過的,轄下九縣,有弘農、陝縣、湖縣、華陰、盧氏、黽池、新安、宜陽、陸渾。其中弘農縣最富,去歲的時候,戶部收支裡,弘農縣名列第三,除此之外,華陰、澠池、宜陽數縣也是大縣,咱們秦家的根本是在孟津,不過這不打緊,雖然你是封去了弘農,可是弘農與孟津也是接壤,這孟津,應當也會撥付到弘農,我再數數看,這就是十縣之地,呀,你前幾日不是在培植什麼棉花嗎?據說已經有所改良,大可以移植推廣棉花出去,除此之外,還可再弄個大的馬市,對了,食戶能有多少?想必不下十萬戶吧。”

秦少游苦笑,糾正她:“我查過了,是二十七萬戶。”

李令月咋舌:“那可是百萬人口,若是再添上孟津,豈不是有人丁百五十萬?呀……我的夫君……”她一下子進入秦少游的懷裡,秦少游虎軀一震,立即想到後世的關鍵詞和敏感字,忙是岔開話題,道:“眼下最緊要的不是這個,而在於,咱們能用的食戶,怕是連一半都沒有。”

李令月驚道;“這是何故?”

秦少游道:“弘農多豪族。”

一下子,李令月明白了。士族雖然也要繳稅,原本這些賦稅是給朝廷,現在卻全給了天策軍,可問題就在於,士族有特權,有實力,所以明明是萬畝的良田。可是真正上繳的,怕是連百畝都沒有,他們畢竟不是一般人,徵稅。在以往也只是意思意思罷了,現在即便換了天策軍,難道就能解決這個頑疾?

況且士族最擅長的就是瞞報人口,而這也是一直以來存在的頑疾,朝廷在弘農郡登記造冊的戶冊是二十七萬戶。可是真實有多少人口,怕也只有天知道,畢竟登記造冊了,就要繳納稅賦,要負責徭役,可是瞞報,就等同於是把這些勞力,置於士族之下了。

李令月聽的蹙眉,禁不住咬牙切齒:“關東人,怕個什麼。太宗和高皇帝在的時候,他們不過是一群磕頭蟲罷了,現在也敢……”

“今時不同往日。”秦少游斷然道:“關東士族,也俱都是綿延數百年,富貴了數十代,家世恆遠者,可以追溯到春秋去,從前的時候,確實是被關隴士族壓著,可是並不代表他們軟弱可欺。就我所知,許多人家裡都蓄養了私兵,私兵的數目不詳,許多人家裡。子弟多是為官,朝中的大臣,弘農人佔了十之一二,雖然比不得關隴計程車族,卻也不可小看,問題就在於。若是我們捅了馬蜂窩,他們必定要反彈,到時候就是兩敗俱傷,反而可能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可若是不採取一些措施,他們就會輕視你,越發驕橫無忌,將你逼到牆角,讓天策軍在弘農無法立足,這件事,怕也不容易啊。”

李令月託著下巴,道:“這麼說,我們是無計可施了,可惡,梁王拋來這麼個東西,卻讓我們夫妻二人看得見,卻吃不著。”

秦少游淡淡一笑:”且不急,想來,他們總會先禮後兵,且看看他們怎麼說,畢竟我們有大義,於情於理,現在都是我們佔優。“

李令月卻是憂愁的託著自己的小腦袋,道:“動強怕是不能,你自己也說,那是捅馬蜂窩,得罪一家可以,可是得罪上百家,乃至於壞了規矩,便是天下士族紛紛側目了。況且他們有私兵,夫君又不是朝廷,難道還能把他們當做叛黨嗎?哎呀呀,我心裡難受的緊,這可如何是好?”

秦少游怒道:“你我還未入洞房,且慢說這個。”

李令月唏噓一陣,也開心起來,自是吹燈拔蠟不提。

………………………………………………………………………………………………………………………………………………………………………………………………………………………………………………………………………………………………………………………………

次日清早起來,便有人來報,說是弘農楊炯求見。

弘農楊炯……

聽到此人的名字秦少游倒是頗為驚訝,因為這個人來頭不小,楊炯的官其實不大,不過是掛了個閒職而已,因為當年的時候,徐敬業造反,楊炯卻是好死不死,在弘農策應,族中子弟也都多有參與,武則天大怒,卻忌憚楊家的威望,只是將他們貶官。

可即便如此,弘農楊家也是天下一等一的豪門,其地位,大致相當於五姓七家中的崔氏,楊氏早在漢時,就曾和袁氏齊名,都是四世三公的典範,任丞相、太尉者多人,其後到了北朝,亦是在無數次王朝更替中身居要職,隋朝的時候,著名的有越國公楊素和其子楊玄感,到了唐朝,太宗便娶楊氏女子為妃,武則天的母親,也出自弘農楊氏,甚至歷史上,李隆基登基之後,所立的皇后、貴妃,也都出自弘農楊氏,楊氏在唐朝,出過十一個宰相。

與五姓七家不同,在關東地區,亦有許多的豪族,比如河東裴氏、河東柳氏、河東薛氏、弘農楊氏、京兆杜氏,楊氏乃至關東四姓中最傑出的門閥,當然,這一次天策軍食邑弘農,楊氏遭受的損失也是最大。

秦少游對這個人不敢怠慢,忙是到了前堂,便看到楊炯到了,他身子消瘦,年紀也是不小,說話時總是咳嗽,倒是王琚敬陪在末座,與他閒談。

見了秦少游來,王琚忙是站起,道:“殿下,這位便是學生經常向殿下提起的世叔,弘農的楊公,楊公以詩畫而聞名於世,天下人無不交口稱讚。”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