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狄仁傑還嫉惡如仇,若說韋家彈劾秦少游,說神策府枉法,狄仁傑當然是極力贊成追查到底的,而現在,是韋家害民,狄仁傑能坐視不理嗎?
狄仁傑有很高的聲望,在民間的聲譽更是如日中天,也正因為如此,這個時候他若是無動於衷,那麼他就不是狄仁傑了。
狄仁傑正氣凜然:“神策府要查,韋家害民之事,也不得不辦,決不可放縱奸邪之輩,殘害百姓,弘農郡王高義,既願意請欽差查神策府,以證清白,那麼眼下群情洶洶,臣請陛下恩准,立即委派要員,安撫百姓,懲處韋家作惡的人等,以儆效尤。”
尚書令裴恩不甘寂寞:“臣也深以為然,縱容國戚害民,則失人心,一旦此事不予處置,則天下人心盡失,恐有民變之禍……”
刑部尚書陳望凜然而出:“不誅賊子,何以平天下,陛下三思。”
越來越多人站出來。
一個比一個人更加有分量。
關東諸姓,雖不如關隴門閥那般強大,可是朝中的支持者,十有二三。
更何況有狄仁傑這種清流在,幾乎近半的大臣都表現出了極力的支援。
而那些關中人,態度就有那麼點兒曖昧不清了。
你們韋家去整神策府,這當然不錯,可是人家沒有整下來,你自己倒是泥菩薩過江了。
這倒也罷了,最重要的是,現在可是證據確鑿啊,想為你們說話,可都沒有說話的地方,於是大家細細思量了一二,居然都謹慎起來。
更不必說,一些崔詧的死黨現在怕是心裡在看笑話呢。
他們雖然也是關中人,站在關中人的立場上,可是同行是冤家,崔詧和韋家的矛盾已經公開化,這個時候,韋家若是遇到了麻煩,倒是有不少人求之不得。
整不死秦少游,受到打擊的是整個關隴門閥,因為他們不得不坐視神策軍與關東士族結合起來的力量異軍突起。可是一旦韋家隻手遮天,不少和韋家有嫌隙,跟著崔詧與韋家為難的關中豪族,將來只怕會有不少的麻煩,甚至可能遭致滅門之災。
所以……如鄭榮這樣的人,居然只是冷眼以對,若不是顧忌著這個時候不該和秦少游一起攻訐‘同黨’,只怕鄭榮早就按耐不住,要去和韋家死磕了。
李顯徹底的手足無措。
他最怕的就是民變,何況現在如此浩大的聲勢,都要求嚴懲韋家,似乎這韋家一下子犯了眾怒,簡直成了過街老鼠。
李顯不禁小心翼翼的去看韋后,韋后的臉色,已經徹底的垮了下去,彷彿片刻之間,便蒼老了十歲。
第一章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