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唐朝小官人> 第三百三十六章:決戰長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三十六章:決戰長安 (1 / 2)

韋玄貞從後衙出來,卻發現這裡也是堵得水洩不通,圍來的人更多了,再不是一些長安的百姓,那些寄居長安的關東人也紛紛趕來助陣,一開始,這種事他們未必敢湊這個熱鬧,可是聽聞京兆府無計可施,自然而然也就紛紛趕來,關中和關東的芥蒂太深,這倒並非是地域之間的矛盾,而是**裸的利益之爭。

問題的根源,還在這大唐亂糟糟的政局上,太祖李淵,靠著關隴門閥而據有天下,當時立的太子是李建成,因此諸多關中士族,對李建成頗有好感,太子府裡,不少的屬官都出自關中,玄武門之變後,雖然李世民對關隴門閥多有依賴,畢竟許多大將,都出自隴西,不過為了防止他們一家獨大,多多少少對他們有打壓,甚至有意識的提拔起關東士族與他們相抗。

尤其是科舉幾次改制之後,顯然李家天子更加有意識的想要利用詩書傳家,且玄學大師輩出的關東士族來對關隴門閥取而代之,只不過等到武則天篡位,卻急於得到關隴門閥的支援,在打擊了一批關隴門閥的之後,卻又開始對其進行拉攏,之後,由於關東士族參與了李敬業造反,這種姿態就更加明顯起來。

幾乎可以說,現在的矛盾,都始於天子,而且已經再難有和解的可能。

畢竟官位只有這麼多,而做官的主力依舊還是士族和門閥的子弟故吏,你佔得多了,對方也就吃的少了,在這種心思之下,雙方雖然維持著表面的平靜,可是各自的心裡,卻早已不滿。

此番來助陣的人,有不少都是寓居在長安計程車族子弟,有的是來讀書,有的是奉命來看僱族中的田莊和一些鋪子。目的各有不同,而如今,卻紛紛都來了。

韋玄貞出來的時候,顯得有些落魄。他看到了幾個老面孔,卻連忙閃躲出去,自是去尋那尉遲循毓去了。

……………………………………………………………………………………………………………………………………………………………………………………………………………………………………………………………………………………………………

長安城鬧哄哄的,而在孟津,秦少游也已啟程。

此番去長安。秦少游一方面是要解決楊家的事,畢竟現在弘農內外都是沸騰一片,大家都為楊家抱屈,對尉遲循毓的仇恨到了頂峰,而秦少游自然而然也就成了風口浪尖,假若這個時候,秦少游不能立即解決這個麻煩,只怕此前神策府與關東士族的盟誓,也就不太那麼牢靠了。

而另一方面,秦少游是為了逃難。現如今孟津內外的事多如牛毛,秦少游不想管也不願意管,事無鉅細的事,只好勞煩王先生代勞,打著為楊家的名義去長安,既可冠冕堂皇的脫身,也可堵住悠悠之口。

王琚幾乎是幽怨的來送秦少游,眼中盡都是無奈和委屈,秦少游心裡想笑,卻還是板著臉。一副為長安之行憂心忡忡的樣子,一面囑咐:“如今弘農是百廢待舉,有勞先生。”

王琚心裡說:“這不是你巴望不得的事?現在是事事都難,事兒又多。不指望你排憂解難,至少也能幫襯一二。”卻只是苦笑:“是,是,殿下吩咐,學生都記住了。”

秦少游又道:“若是有什麼懸而不決的事,大可以命人快馬報來。哎……本王現在最擔心的。就是那楊泰啊,怕就怕那些關中人欺負外鄉人,現在他已是去了半條命,若是再遭什麼事,那可真正是沒法活了。本王與弘農仕宦同氣連枝,怎可眼見如此,所以此番,必定要為楊家討還一個公道。”

隨來相送的,有不少都是弘農士族在孟津的人,大家聽了,都是唏噓不已,其實大家心裡明鏡似得,若是自家遇到這樣的事,多半也是喜事寧人,尉遲循毓那廝招惹不起,沒必要惹麻煩上身,可是現在議論紛紛,群情洶湧,這硬著頭皮也要討還個公道了,可怎麼討還呢,真是難啊,那尉遲循毓不是凡人,況且一旦神策府出面,關中人肯定要抱團取暖,這事兒的癥結就在這裡,若不是牽涉到關中和關東的恩怨,倒還好說,一旦牽涉進去了,那就沒法說理了。

秦少游帶著雖千萬人而吾往矣的決然,翻身上馬,與諸位告別,緊接著在千名神策軍的護衛下,轟隆隆的便朝關中方向去。

所有人都站在長亭處目送這浩蕩的隊伍,眾人心裡唏噓,可是不管如何,不少人卻頗為心安,那秦少游這一次無論能不能討來公道,至少這份心意是足夠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