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唐朝小官人> 第三百二十七章:遍地黃金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二十七章:遍地黃金 (1 / 2)

雖是假裝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楊務廉心裡卻是樂開了花。

又有他的用武之地了。

楊務廉其實不好財,錢財對他來說,真如浮雲一樣,前些年,修建宮殿,早讓他家殷實起來,他唯一的興趣就是土木,上一次天策築城,幾乎都是他一手搭起來的,事無鉅細,都有他的份。而且他也貪慕這個名氣,比如許多的牆磚上,都要寫上某某匠造的字樣,以防有人以次充好,或者是匠人偷懶,不過楊務廉很雞賊,他還讓人刻了一行,叫楊務廉督造。

整個天策城,幾乎每一塊磚石每一片瓦,都擺脫不了他的印記。

本來閒下來,雖然擔任了天策府工坊的總管,這總管一職,聽上去很威風,若是前面加一個大字,放在大唐,乃就是大將軍了,朝廷討賊,經常都要封一個大總管節制諸軍,不過這神策府的官名聽起來威風,可是現在的工房,不過就是管理一下神策府名下的各處工坊,或者修橋補路而已,這種事實在算不得什麼,楊務廉一點興趣都沒有,感覺很屈才。

以至於他不得不把心思放在工坊上頭,比如對紡織機進行一些改善,製作一些生產茶葉梗簡便的工具,聊以。

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在工房裡,許多被他招募來的年輕人,都喜歡弄一些小玩意,這工房幾乎成了一群工具業餘愛好者的聚集地。

雖然如此,楊務廉依舊覺得日子過的太過平淡,如今殿下要有一番作為,他精神一震,機遇來了。

王琚對他,也只好苦笑,直接將他遣開。

於是乎,這邊工房有條不紊的在計算著工程量,楊務廉則帶著一些部眾上山下河,行走於各縣。一面讓人繪製地圖,一面大致的對工程進行一些構思。

另一邊錢糧房啪嗒啪嗒的計算著錢糧,工房這邊是興高采烈,錢糧房呢。卻是一個個愁眉苦臉。

倒是訊息卻不知什麼時候,卻給走漏了出去。

神策府要建運河,要修河堤,要大興土木,在各地修驛亭。建馳道,還要修學社了。

這一項項的舉措,總體來說都是利國利民的,尤其是運河,乃是關鍵中的關鍵,早在隋唐之前,江南與關東乃至河北之間的聯絡並不緊密,那個地方,雖然不說是什麼不毛之地,可是終究是難以成為朝廷可以借用的力量。可是此後,卻隨著隋煬帝運河的修築,整個大江南北頓時變得聯絡緊密起來,不但尋常的割據朝廷不可能獨存,最重要的是,南北往來和交流更加密集,江南的一些貨物,也可隨運河送到關東關中河北等地,反之亦然。

假若各縣都用運河連線起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物流的成本一定大大的降低,這對於出行的旅人和商賈都有諾大的好處,孟津的繁榮,也可立即輻射到各縣去。

至於修河堤。這當然是為了保障農墾,畢竟在這看天吃飯的時代,若是遇到旱情,倒也罷了,可是一旦遇到了水患,自然是有備無患的好。再有驛亭之類。自然也是好東西,既可以保障便利,又可加強對各縣的控制,使公文傳送更加便捷,各縣早上發生的事,當日孟津就可知道,以便做出反應。

可是這些好東西一旦要一起修築,那麼就讓人瞠目結舌了,其實奇思妙想誰都有,這天底下,有誰是榆木腦袋?後世的人,也未必就比古人聰明,只不過這種腦洞大開的奇思妙想,往往都只是想想而已,原因無他,沒錢。

這麼個玩法,在古人看來就是好大喜功,有了隋煬帝的前車之鑑,任何對於這種工程的事,官府都是小心謹慎,一不留神,就可能被人扣上高帽。

不過弘農王殿下要做,就不同了。

弘農王殿下是什麼人,那可是揮金如土,又是築城,又是半價無限量兜售糧食的傢伙,這傢伙好似家裡藏著聚寶盆一樣,當真是不把錢當做錢使,偏生他的錢總是用不盡,這樣的人真是高深莫測。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