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二年四月,大宋船隊浩浩蕩蕩抵達源家根基發源地關東出羽國,出羽國守早已被支援源家的武士團殺掉,大宋船隊抵達出羽一處海港之時,卻見岸邊圍滿了盛裝打扮的日本百姓,足有幾千之眾,興高采烈的歡迎大宋軍隊,其時日本國平安時代中期,人口稀少,出羽國也不過萬多人口,卻也在日本六十六國中居於前列,從平安至戰國時代,因政局穩定,是日本人口高速增長期,才使得後來戰國時代能出現幾萬人會戰的場面,如今就算集結全日本正規軍士,只怕也不過幾萬之眾。
一隊隊黑甲武士在船舷搭板上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緩緩出現,引得圍觀百姓又是陣陣歡呼。
但當一隊隊長矛方陣緩緩登陸列隊,十幾個千人方陣緩緩移動,那林立的長矛高高豎起,厚重堅硬的鐵甲嘩嘩作響,天地間立時充滿了肅殺之氣,圍觀的日本百姓再也歡呼不出,看看自己隊伍最前面的幾百彎刀武士,那竹片累穿的鎧甲,那細細的彎刀,再看看船頭處黑壓壓的槍陣,這些百姓均臉色發白,驚惶的紛紛後退,眼中充滿了敬畏。這樣的場面,這樣的氣勢,他們又哪裡見過?
就在這時,那座如小山般在海上聳立的巨船之上,突然傳來整齊的日語高呼聲:“左金吾衛上將軍,東海招討使扈大將軍到!源家小姐到!”
高呼聲畢,就見船頭上緩緩現出兩條倩影,扈三妹銀盔銀甲,冷豔無方,千葉子天藍和服,秀氣高雅。兩女攜手船頭而立,海風中絲帶飛舞,宛若天女下凡。
長矛方陣林立的長矛突然齊刷刷落下,接著就是整齊的金屬“卡啦”聲,十幾個方陣齊齊單膝跪倒:“參見大將軍!參見源小姐!”高呼聲如山呼海嘯,驚得周圍日本百姓面面相覷。
就見船頭扈三妹輕輕擺手,朗聲道:“起來吧!”千葉子也微笑頷首,用日語道:“諸位請起!”
“謝大將軍!謝源小姐!”長矛再次一個方陣一個方陣的陸續豎起,最後那“謝源小姐”卻是用日語喊出。
周圍百姓頓時歡聲雷動,眼見宋軍軍威,卻對源小姐恭敬有加,眾百姓心裡馬上充滿了自豪感,不知道誰帶的頭,高呼道:“源小姐萬歲!大將軍萬歲!”餘下百姓猛地回過神,紛紛高呼起來。
“想不到,想不到人家****上國竟然是一名女將軍,看看,多威風,多霸道!早聽聞中土有“巾幗不讓鬚眉”一說,原來卻是真的!”一名百姓搖頭晃腦的說道。
另一名百姓搖頭嘆道:“是啊,女子竟然也能統領數萬兵馬,大宋國果真地傑人靈,唉……”
“莫嘆氣,你們看看源小姐,萬里奔波,請動宋國大軍,本事也未必就比扈大將軍低了,我看,源小姐繼承主上家業也不見得就令老主公丟臉了!”
餘人愣了一下,源小姐繼承源家家業?這些人卻從未想過,不過現今想來,卻是理所當然,不由得紛紛點頭。
武士中,同樣的議論聲也紛紛響起。
歡迎佇列最前端一匹駿馬上,端坐著一個清秀的年青武士,聽著人群中的談論,臉色變得難看起來,握著刀柄的手因為用力而變得微微蒼白。他喚作源經義,乃是源家清和一系,本以為源家直系盡數折損,僅剩的源千葉子又是一名女子,此次自己清和一系必定成為源家領袖,卻不想風雲突變,原本根本沒放在他心上的源千葉子忽然間擋在了面前。
源經義身後一名中年武士看著他的背影,嘴角露出一絲嘲諷的冷笑。
長矛槍陣之後,船隊中一艘艘戰艦輪流停泊,歡快的輕騎嘶鳴,威嚴的鐵甲馬打著響鼻,糧草,各種器械紛紛下船,看得周圍百姓更是咋舌不已。
武植站在一處不惹人注目的船舷上,默默看著這片大地,他身後半步,一身戎裝的岳飛靜靜侍立,看向武植背影的目光裡,滿是崇敬。
“鵬舉,一路上軍馬損折多少?”武植突然問道。
岳飛微微躬身:“稟貴王,軍馬損折了三百一十二匹,二十去其一,還算差強人意。”
武植微微點頭,笑道:“也算不錯,那你說說,此次東征戰局如何?”
岳飛拱手道:“此次東征一切盡在王爺帷幄之間,戰局早定,末將看來,王爺所思卻是戰後日本之治,想日本國與我朝遠隔重洋,若強納入我大宋國土,則我朝失卻大義,定激得倭人四處作亂,卻非良策,觀王爺登陸第一戰,就知道王爺之意也不在吞併日本,只是如何治理日本,末將還沒有頭緒,須細細思量。”
武植讚許的笑笑,如何治理日本,武植心中已大概有了輪廓,那就是平安末期的幕府制度,可樹一大將軍總理政事,天皇?去做傀儡吧。這也得益於多了千年歷史知識,岳飛又一時三刻哪想得出能令日本貴族百姓接受,又可架空天皇權力的辦法。想想幕府制度似乎也是源家後人創立的,自己只不過把時間提前而已,當然,此幕府制度確需變革,使得日本能被大宋牢牢掌握在手中。
“鵬舉,你知道嗎?你本該是萬世敬仰的英雄的。”武植轉頭看著岳飛,一陣感慨。
岳飛笑著撓撓頭,有些侷促:“王爺又拿末將開心了。”
武植哈哈一笑,拍拍岳飛肩頭:道:“不過這樣也不錯!數年後,你就是大宋的中流砥柱,總比那樣的結局要好得多……”
岳飛也不知道貴王在感慨什麼,只有傻笑幾聲,要說萬世敬仰,想來百年千年後,貴王仍會被世人稱頌吧。不過貴王對自己尤其親厚卻是軍中盡人皆知,這也是岳飛想不通之處。
……
當晚,出雲城中,源家武士大擺宴席,為數年未見的千葉子洗塵,歡迎大宋招討使扈將軍率大軍抵達出羽。至於監軍乃是大宋貴王的訊息諸人卻不知曉。
源家旁系共七人在座,除去清和一系的源經義,尚有村上、花山、宇多三系的幾名族人,勢力最強的自然首推清和一族,然後就是村上一系的源賴光,是名中年武士,相貌威猛,再就是宇多一系的源北光,也是三十多歲,看起來精明強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