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舌頭,吃早餐啦!”猛地耳邊響起甜美的聲音,娜塔莎來叫他吃早餐了。
飯桌上,肯帕望了望兩人,用不流暢的英文詢問白濤,“昨晚,還OK嗎?”
白濤心裡打鼓,這種事情不應該是問女孩兒嗎,隊長竟然關心起自己來了。現在想想,小兒子穆勒叫她霸王花真的是有道理的。
“哥哥,放心吧,沒把你的隊員吃了。”娜塔莎一臉壞笑的看著白濤。“哥哥,下午我讓白濤送我回學校,你看可以嗎?”
“你決定的事情,我還能改變啊。定好返程的車票,到時候我去車站接他回來。”畢竟白濤剛到德國,萬一迷路了咋辦。
娜塔莎舉起牛奶對著肯帕,“哥哥最好了,乾杯!”
球隊的集體訓練九點開始,八點三十兩人已經提前到場。不出所料他們是最早的隊員,但更早的是羅斯的教練團隊。在副教練的陪同下,眾人人似乎正商量著什麼。
教練組是除球員之外,最重要的競技部分。
不同的俱樂部,在職位名稱上也會有些細微的差別。標準配置一般為:—助理教練、一線隊教練、門將教練、體能教練、技術教練各一位;
而羅斯還喜歡任命2到3名助理教練來分別負責綜合訓練、體能訓練、針對性訓練等各項事務。尤其是體能訓練,這是羅斯非常看重的一部分。
為了配合羅斯的瘋狂訓練,菲爾特的醫療主管除聘請了隊醫、脊椎按摩師、理療師、按摩師外,還專門成立了肌肉恢復部門。但迫於經費,一般四到五名隊員分享一位肌肉恢復師。個別年齡較大的隊員,如肯帕等三名隊員分享一名。
一般在訓練結束,或者週末高強度的比賽之後,醫療部門都會對球員進行恢復治療。
在中超時期,白濤是極北黑土的主力和一哥,都是享受一對一式的尊貴待遇。來到德甲,儘管失去了這種VIP待遇,但俱樂部聘請的醫護人員更加專業,恢復方式也更加科學。和隊友共同分享,不搞特殊化反而更符合他心裡的預期。
九點鐘所有球員已經準時到位,換上了同一的訓練球服。由於伯納烏一戰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今天在場地邊緣拍攝的記者,狗仔隊數量明顯比平時多了一些。
但等待他們的卻是不好的訊息。
較為科學的訓練,首先是瑜伽肌肉拉伸,有氧訓練,如健身房騎腳踏車,敏捷度訓練。補充水分,營養。拉伸,速度訓練,有球訓練,對抗。戰術講解和最痛苦的體能訓練。
可是今天羅斯的第一個指令簡單粗暴:全隊一萬米,新隊員單獨增加三千米,這裡的新隊員毋容置疑就是白濤。
全體隊員,默默地向白濤投去同情的眼神,夾雜著看戲的詭異心態。
他們很好奇這個豪言要拿金球獎的中國小子,能不能完成13000米的任務,在他們印象中亞洲人的耐力肯定是要差一些的,何況前天剛剛進行了高強度的比賽。
昨晚聽了娜塔莎的講解,雖然覺得教練是在針對自己,但他沒有怨言,以軍人的態度面對訓練,這是多年來白濤對自己無條件的要求。
無論合不合理,指令必須執行。
科普君:一場比賽,根據對手以及戰術,比賽結束時球員之間的跑動有所差異,低的有六七千米,高的有一萬一千米,平均值在十公里一萬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