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唐朝倒黴蛋> 第十章:黯然銷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章:黯然銷魂 (1 / 2)

有了滑竿,姓高的老者,當即決定,明日啟程。即便還時不時的落幾顆雨,張梁靈機一動,綁上幾個框架,上鋪就一層蕉葉,麻布,便多出一個“華蓋”。可遮陽避雨,雖看著簡陋。嗯,這個想法,我差點就想出來了,好多人心裡想著。開始佩服這個鄉村農夫。

自從躺椅,板凳等做好之後,它們就一直超負荷工作,一個凳子,竟坐上三四個人。

也不覺得擠的慌。高姓老者躺在了躺椅上,周圍還一個五大三粗的漢子給趕著蚊子在旁邊,這怎麼看,張梁覺著,有點違和。

眾人都輕鬆聊著天,唯有公孫,那個張梁記不住名字的傢伙(主要是那兩個字不認識,)一臉不爽。剛擦拭自己的寶劍時,居然有一個難看的印子,似卷非卷。本要發作,看了看同伴忽然與張二郎拉近的關係,旁邊還有主人滿意的點著頭。只能忍著。

高姓老者與張梁說著話,剛看地上張梁用樹枝比劃著符號,雖看不懂,但似乎和九章算術相關,涉獵不深。也寫著幾個簡單的字,其中還三個錯的。仍然吃驚不已,這蜀地學風居然如此濃厚?隨便遇著個農夫,就習的,似乎與聽聞的大不相同。便問張梁可曾讀書,識字。張梁心想,我可讀了十幾年的書,什麼眼神,咋個看我像文盲似的。又想了想。現如今,斗大的字寫不了一籮筐,不就是個文盲嘛。只得胡謅道,早年時隨家裡人學了些,認得幾個,也就會寫自己名字的水平。

不錯啦,老者拍了拍張梁肩膀,我這往蜀地一路走來,碰著不少人,認字的卻沒有幾個。你看我這些個部曲,看著精明,好幾個就不會寫自己名字呢。

接著又詢問張梁,生活可還遂意,家裡就你們三人了嗎。老者便是要考察民情,也一直以為張玲兒,王氏為張梁至親。

張梁張了張嘴,自己作為一個穿越客,自然藏著好多心事,幾個月來一直刻意的迴避。不願意相信,不願意承認,還沒法接納。想著自己家中父母,哥哥。好些時日未曾與他們通話了,特別是母親,應該是非常擔心吧。以前,半月不與家中聯絡,母親算著時日總會打來電話,擔心自己在外工作,無依無靠,不遂意怎麼辦,被人欺負了怎麼辦,沒人傾訴怎麼辦。那時張梁對這些隨時就能享受的關懷,疼愛,或許沒過多體會。不過現在,張梁想體會,似乎辦不到了。想著自己好久不能見著父母家人,也許一輩子也見不到了。不自覺,溢位眼淚。

周圍的氣氛,靜了下來。眾人也都默不作聲,有些低著頭,或許也在想著什麼。老者默默的看著張梁,感覺到此刻張梁的情真意切,沉浸在悲傷之中。看張梁如此年紀,又不見妻子,父親。或許,夫妻伉儷情深,或是父子恩情難還。難以釋懷吧。這與來時路上所見所聞十分不同,只道民俗輕薄,教化繁難。不由對張梁高看幾眼,卻是會錯了張梁的意。

至下午時分,打獵的部曲回來了,只抓住一隻兔子,一隻山雞。也不敢走遠,山林太密,稍不注意,可就會迷路。看著這麼寒磣,大家大為不滿,這麼點野味,可有三十幾人呢。看來也就熬了喝湯的份兒,所幸距離成都府不遠,忍忍就好了。這裡雖然山清水秀,卻清貧難忍。嘗聽聞益州成都府,現在應該稱謂劍南道成都府。繁華似錦,較都城長安,不遑多讓。只是蜀道過於艱難,阻隔萬里河山。

第三日,一行人終於準備動身,打點行裝。張梁暫時不願再往犍尾縣,便由張牛替他們引路。高姓老頭兒,幾人先行下山與張牛家的人會和去了。看著部曲,一點不嫌麻煩的將所有躺椅板凳都順到騾背上固定著,張梁睜大了眼:“你們怎能這樣,這些都是我留著自用的,值不了幾個錢,這麼遠,你們還要帶走,自己做啊到時候,再說你們這樣何苦為難可憐的騾子們”

部曲中的頭領哈哈哈大笑:“張二郎,你可別心疼了,我家主人看上眼的,要是其他人高興還來不及呢,早忙忙送與我家主人跟前,我家主人說了,算是買你的。”說完拿出一錠銀子,遞給了張梁,說是出門在外,不方便攜帶銅錢,但是,這銀子可不比銅錢差,一丁點,便值好些銅錢呢。還怕張梁不識貨,解釋著。張梁在手裡抬了抬。也不知道是多少,不過也知道應該可以兌換很多銅板了吧。

頭領又說道:“我家主人說了,挺喜歡你這小子的,如遇到十分難解之事,可到成都府來找他,問人高長史,便可。”張梁愣神:“你們不是經商的嗎,高長史,聽起來像個官名兒,莫不是高老有高長史這麼個親戚,”頭領笑而不語。

自這行人離開之後,這裡又恢復了先前的寧靜。張梁卻不似以往,顯得格外安靜,張玲兒和王氏默默地看在眼裡。

是夜,張梁睡著之後,夢境裡光怪陸離,總轉換著父母哥哥的樣子,在各種奇怪的場景中,喚著張梁的名字,一遍又一邊,張梁回覆著,即使就在面前,他們似乎看不到自己,聽不到自己的回答,張梁急切著,一急,反而從夢中驚醒。

張梁回過神來,才發覺這是個夢,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忽然發現,王氏和張玲兒圍坐在自己床邊,屋裡也早已點上了麻油燈。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