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站在船頭,看著已經登陸的趙雲,詢問身邊的副將:“斥候已經散出去了嗎?”
副將當即應道:“已經散出,一旦有事,立即來報。”
太史慈面色有些沉重的點了點頭。
趙雲已經成功拿下了津鄉港口。
沒有預估之中的惡戰,津鄉港中的守軍不足三百,當趙雲的先鋒衝入港口之後,這三百守軍以及部分百姓就從津鄉港西門出奔,逃往江陵主城。
只是趙雲送回攻佔津鄉這個好訊息的同時,也送來了一個震驚太史慈的噩耗——蔡瑁竟然不曾進入江陵,這頓時引起了太史慈高度的警覺。
自州陵出發,至江陵,除了湘水這個重要分支外,還有大片大片的沼澤湖泊。
這些沼澤、湖泊之中,卻也是能夠通行隱藏水軍的。
若是完整狀態下的襄陽水軍,那蔡瑁或許還不敢深入這些沼澤、湖泊,因為這些地方的水深程度相差極大,一個不小心,就容易讓主力艦在沼澤湖泊中央擱淺,從而造成損失。
可現在蔡瑁剛剛經歷大敗,主力艦更是虧損殆盡,難保不會因為被追兵逼迫,故而深入這些湖澤。
最重要的是,這些湖澤可是互通的,整個大江以北的湖澤聯合起來,就是天下第一大澤——雲夢澤。
進入雲夢澤之後,只要有熟悉航道的人,就可以從這裡去往三處。
其一便是北上進入夏水,然後順流而下,在津鄉西南十幾裡處進入長江,從而抵達江陵。
其二便是北上進入夏水之後,逆夏水而上,在排湖附近拐入漢水,繼續北上,便可返回襄陽。只是這條路水淺澤多,容易擱淺,而且只能在豐水期走,一旦進了枯水期,就是小船也過不了。
其三便是北上越過夏水之後,繼續往北,直抵南郡華容縣後,棄船登岸,走四五十里路,便可抵達漢水中游處的竟陵城。
從這裡出發,繼續北上,便可以返回襄陽,只是這一路,船隻就得盡數拋棄了。
太史慈此時派遣斥候尋找蔡瑁,主要就是衝著這三條路去的。
太史慈皺著眉頭,詢問起身邊眾人來:“汝等以為,蔡瑁會走哪條路?”
眾人思考再三,蔣欽拱了拱手道:“末將以為,當是第三條路。”
“哦!?”
太史慈來了興趣:“還請公奕教我。”
蔣欽正色答道:“蔡瑁西竄,並無敵阻,若其走的是第一條路,理應比我們早至津鄉數日才對。”
太史慈認同的點點頭,繼續聽著蔣欽道:“第二條路,則要拋棄全部船隻,抵達竟陵之後,也會因為失去了船隻,從而只能步行返回襄陽。唯有第三條路,可保船隻無虞,只是繞了些許遠路罷了。”
太史慈聽罷,深以為然,當即吩咐第三條路斥候加倍。
倒不是他一定要置蔡瑁於死地,而是圍攻江陵在即,蔡瑁所部卻不知下落,這必然嚴重威脅到了攻城部隊的安危,不能不防。
隨著津鄉港被揚州軍所佔領,江陵城中的情況變得愈加緊張起來。
劉琦這邊一邊徵發青壯,發放武器,驅趕他們上城固守,一邊緊急下令徵調城中各大家族的私兵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