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又說回來了,一來眼下的確只有這一條路,呆在巴丘只會陷入更大的危險之中。二來萬一有人能解決後面個問題了,那自己這個提議者不就也立了大功了嗎。
文聘說完之後,帳中眾人陷入了沉思。
他們雖然覺得這個策略並非妙計,但也都承認這是眼下為數不多可行的方略了。
巴丘乃是死地,不可久留。
可別忘了背後還有兩萬餘荊南軍呢。
這兩萬多荊南軍放在平日裡,根本入不了荊北軍的眼,劉磐、劉虎、文聘、黃忠乃至於韓晞都有自信統領本部人馬擊潰對方。
可現在情況卻是不同了,一來對面多出了個孫策孫伯符,荊南軍在他的指揮之下,戰力有了不俗的提升。二來則是更為強大的揚州軍來了。
這兩萬人哪怕只給揚州軍打打下手,那也是荊北軍無法承受的。
況且從戰略態勢上來看,荊北軍已經陷入了荊南軍和揚州軍的南北夾擊之中。
可別小看這一點,在三國中期諸葛亮滷城之戰大破司馬懿之前,歷史上還從來沒有被敵方兩面包夾成功之後,反過來擊破敵人的戰例。
由此可見荊北討伐軍此時戰略態勢的危險和絕望。
如果採納文聘的建議,雖然荊北軍依然沒法渡過長江,但至少能夠擺脫如今不利的態勢,只要能夠成功抵達孱陵,就有了固守待援的希望。
當然了,會不會有援軍那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諸君以為如何?”
蒯越的目光在諸將身上掠過,一邊詢問,一邊觀察諸人的神情。
如今荊北軍處境危險,雖然在座的都是荊州的宿將了,但蒯越依舊不敢放鬆,萬一有人想要賣主求榮,眼下可正是最好的時機。
對於蒯越的詢問,黃忠第一個站出來支援了文聘。
在真正的歷史上,黃忠這個階段可不像演義裡那麼邊角料,有才不得展露。
事實上黃忠在劉表入荊州,站穩腳跟之後就已經是校尉了,這個時候的校尉可是含金量極高的,同期的時候,曹操手底下的于禁才是個百人都伯,樂進也只是個屯長。
更別說黃忠還是極為資深親近的那種老牌校尉,在官渡之戰當年,還被劉表提升為了中郎將,妥妥的劉家嫡系。
黃忠不但和文聘一樣,是劉表親手從中層發掘,大力提拔的親信,而且還跟劉磐的關係十分良好。
兩人一直被劉表搭配使用,劉磐為主將,黃忠就為副手,配合的效果居然相當不錯,後來劉磐入侵豫章,黃忠就在他麾下作戰,一度侵襲的華歆很是難受。
要不是孫策直接提拔了太史慈到豫章獨當一面,劉磐的表現無疑會更搶眼。
只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後來蒯越、韓嵩、蔡瑁等人裹挾劉琮,舉荊州而降後。文聘得到了曹操的欣賞,引為心腹,而黃忠則沒進曹操的青眼,被打發去了長沙臨湘擔任長沙都尉。後來在赤壁之後,黃忠才在荊南投降了劉備,被求賢若渴的劉備拜為重將。
黃忠此時在荊州武將之中,地位還是相當高的,撇開親族大將不提,他的地位僅次於文聘,比韓晞等人還要高出半級。
“大都督、都督,當斷則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