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江鐵索?”
蔡瑁有些驚訝,他倒不是不知道這種戰術,只是一般這種戰術都是在較為狹窄的地區使用,長江江面廣闊,倒不是說完全不能使用,但對於船隻和鐵索的需求可是相當驚人的。
首先,鐵鏈可能需要上千,甚至是兩三千米的長度。
當然,這種鐵鏈不會要求完整的,而是分成一段一段百米長短的距離,然後拴在船隻上。
為了負擔沉重的鐵鏈,因此所需要的船隻都得是大型船隻,最小也得是載人五十到百人的艨艟,最佳選擇自然是上百人的樓船。
假設所設鐵索寬度為兩千米的話,那就需要四十至八十條百米長的鐵鏈,八十艘到一百六十艘鉅艦。
“好!”
蔡瑁一咬牙,答應了黃祖所請:“我給你調十艘樓船,士族五十艘艨艟。”
“不夠。”
黃祖一口回絕道:“最少二十艘樓船,一百二十艘艨艟。”
“哪裡需要這麼多?”
蔡瑁急了,他總共也不過二十艘樓船,艨艟經過分兵之後,也只剩下了一百八十艘,而且黃祖索要的艨艟,必然是大型艨艟,蔡瑁如何捨得。
黃祖卻是振振有詞:“此戰,必然是我江夏水軍為先鋒,我手中安能沒有大艦巨船?除此以外,德珪你還需再挑選兩千小船精銳士卒給我。”
蔡瑁心中不虞,對黃祖的貪得無厭很是不爽:“為何還要小船?”
黃祖沒好氣的瞪了蔡瑁一眼:“若是對方以小船為先導,跳幫船柱,沒有足夠的人手如何防守?再有一個,對方大船鉅艦甚眾,我思來想去,唯有火攻一策可收奇效,若是沒有足夠的火船,如何行此奇策?”
“若是你不捨得,我也不需要你調撥船隻於我,只需那船柱守備之事盡付於汝便可。”
黃祖的話把蔡瑁給逼到了牆角,登時啞然,過了好一會兒,最終還是點頭答應了下來。
畢竟船柱的防守可要比城池困難的多,而且水上作戰,畢竟往來不便。尤其蔡瑁並非武力高強的猛將,臨陣肉搏可不是他的強項。
思索再三,蔡瑁還是決定聽從黃祖的安排,只要別讓自己去一線即可。
於是,兩人達成意見,蔡瑁按照黃祖的要求將艦船調出,而後者則緊急安排船隻封鎖江面。
好在江夏、襄陽水軍也是訓練有素,平日裡這等戰法就經常操演,眼下雖然臨時操作,卻佈置的很是齊整。
等到天亮時,在州陵城外的長江上,一道兩千多米長,由大型船隻所組建而成的船牆出現在了江面之上。
這些船隻以鐵索項鍊,每條船隻之間,有三四道鐵鏈分別處在不同高度,而兩頭則拴在兩頭的船隻之上。但凡有船隻想要從他們中間透過,必定會被鐵鏈給阻攔下來,弄不好還會因此四分五裂。
同時,在船寨的前方,有八百艘精銳所乘的赤馬、走舸列陣以待。其中兩翼各有兩百艘,而中間則佈置了四百艘。
上午巳時兩刻,揚州水軍出現在了下游。
浩浩蕩蕩,接近兩千艘船隻的規模,幾乎填滿了視線之內的所有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