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琮送來的帛書上所記載的情報並不隱秘,內容乃是關於劉封、劉備大張旗鼓的揀選精銳,擴充軍隊,引起了荊州的警惕後的反應。
好在劉封擴軍的同時,也將軍隊分散開來。其中水軍主力位於江北和丹陽,而陸軍主力則分別位於壽春,會稽和豫章。
這給了劉表和荊州眾人一種錯覺,那就是劉備父子的重心還是在北部以及內部鎮壓叛亂上。這顯然同大半年前劉勳倒戈荊州時,劉備父子忍氣吞聲做出退讓形成了閉環。
如此一來,荊州上自劉表大吏,下自士卒百姓,都覺得劉備父子和荊州之間不太會爆發戰爭。
因此,劉表的反應也很剋制,即便是擴軍,那也不僅僅是針對劉備父子,同樣也考慮到北邊的壓力愈來愈大的原因。
仔細算起來,緊鄰劉備父子的黃祖才擴充了五千人,而挨著曹操的襄陽卻是實打實的擴軍了一萬五千水陸人馬。
看完了情報之後,劉封鬆開了眉頭。
劉表的反應之中,擴軍這一項的確有些出乎劉封的意料。
不過好在這也在底線之上,能夠接受。
接著,劉封又開啟了第二份帛書。
上面記載的是一個好訊息,鄭玄和王脩接受了自己一方的徵辟。
鄭玄乃是受劉備徵辟為驃騎大將軍府長史,而鄭益和王脩則是接受到劉封的徵辟。
這個時候因為劉封的出現,使得劉備實力大增,從而又影響到了袁譚不敢強取北海。而戰死在袁譚入侵北海,圍攻孔融之役裡的鄭益也就倖存了下來。
鄭益是鄭玄的獨子,將來的曹魏名臣鄭小同的父親,其人為孔融舉薦為孝廉,故此在袁譚攻伐孔融時,雖然明知必死,卻依然帶領家將佃戶前去救援。
鄭玄、鄭益因為青州黃巾的緣故,常年居住在徐州,而且鄭玄對劉備頗為看好,也幫劉備說了不少好話。
鄭玄與盧植乃是師兄弟,劉備好歹也算盧植的記名弟子,因此,鄭玄完全算得上劉備的師伯。
不過鄭玄素來不好做官,喜歡宅在家中引經據典,給經典作註釋。
劉備曾經多次請他出來做官,卻都被對方給婉拒了。
不過鄭玄雖然沒有出山,可在徐州的這些年裡,還是幫了劉備不少。
尤其是因為劉封的出現,鄭玄並沒有像歷史上那樣於建安二年返回青州北海,而是一直停留在了郯城客居。
如此一來,劉備對徐州士林的影響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擴充套件。
畢竟鄭玄可是天下級別的大名士,就是陳登的老子陳珪在鄭玄面前,都得執弟子禮。
如今劉備終於打動了鄭玄,請他出任了驃騎大將軍幕府中的長史,可以預料的是,如此一來,劉備的名望將會得到很大的增長。
同時,鄭益和王脩也接受了劉封的徵辟。
鄭益陰差陽錯活下來之後,就跟著鄭玄來了徐州定居。
如今劉封以吏部掾史徵辟鄭益,同時又以禮部曹掾徵辟荀彧之兄,荀攸之伯荀悅,又以刑部掾史徵辟王脩。
王脩此時因為小人的挑撥,而避嫌辭官歸隱,之前就曾經被劉備父子邀請過一回,現在劉封又來徵辟,可能是盛情難卻,又或者是感激劉封父子的推崇,王脩這一次答應了劉封的徵辟,如今已至郯城。
在看完兩封帛書上所記載的情報後,劉封竟轉身直接將它們交到了糜竺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