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父劉玄德> 第274章 倉已降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74章 倉已降劉 (1 / 5)

建安元年,八月下旬。

關羽在潁川潁陰出兵,順澺水南下,兵鋒直趨定潁。

出兵不過兩日,剛至汝水邊,郾縣就望風而降。

這個郾縣,即是後世嶽武穆北上收復失地,以弱勝強,以少擊多,一戰重創金兀朮柺子馬、鐵浮圖的郾城大捷所在地。

當日,關羽遣關平率兩千人為先驅,疾行二十里,於天黑前抵達郾縣,併成功入城。

捷報傳回之後,次日關羽抵達郾縣,又命關平為先鋒,進取定潁。

定潁距離郾縣不過數十里,步兵一日疾行即可直抵城下。

關平剛到定潁城下,準備紮營過夜時,定潁城門大開,盤踞在此處的黃巾軍居然投降了。

只見一魁梧大漢當先出城,手裡居然託著定潁縣令的印信。

關平看這大漢頗為魁梧,雖身材不高,卻敦實異常,也不敢小覷對方。

經過一番詢問,原來這大漢乃是劉闢麾下渠帥周倉,字元福。

汝南黃巾軍的實力比之潁川還要強上幾分,以劉闢為首,麾下有周倉、何曼、裴元紹、劉江、張彭等一眾渠帥,分駐各地,一邊屯田積糧,一邊拱衛葛陂、平輿。

其中,周倉帶兩萬多人居於定潁,裴元紹帶兩萬多人居上蔡,何曼帶四萬多人駐新蔡,張彭帶三萬餘人駐鮦陽、劉闢之弟劉江帶六萬餘人駐葛陂,而劉闢自帶八萬人駐平輿。

汝南的黃巾人數高達二十餘萬,實力更在潁川黃巾之上。

他們大部分的勢力都抱團在以葛陂、平輿為核心的五六座城市內,也沒有對外擴張的慾望,只是在當地屯田積糧,做個土霸王。

經劉封的建議,劉備給關羽所下達的命令中明確要求了關羽這一路以穩為主,策應主力,吸引葛陂黃巾的注意力,使其不影響劉備主力行動即可。

對於葛陂的黃巾,希望關羽能夠藉助何儀、黃邵的影響力和人脈進行分化瓦解,以政治攻勢為主,軍事攻勢為輔,切忌決戰。

沒辦法,關羽這一路總兵力不過一萬八,其中一半都是黃巾軍降兵。

最初人數更少,只有一萬五千人,月前黃邵也終於投降,願意效忠劉備,這樣一來,黃邵所部的鐵桿死忠們一下子就成了劉備一方的可靠士卒,使得關羽這一路反而增加了三千人。

周倉所部兩萬多人,其中精銳可戰之卒有三四千人,不過周倉只是在其中挑選了一半兩千人為自己的部曲。

這次投降,周倉直接將這兩千人全部帶出了城,解除武裝,以示誠意。

關平也沒有羞辱對方,雖然謹慎的沒有交還武裝,卻是對周倉很是尊重,並且立刻飛書回報關羽,等候其命令。

關羽收到書信後,立刻請來了何儀和黃邵兩人。

兩人聽說周倉居然一箭不發就舉城而降,大為驚訝。

“將軍不知,這周倉乃是汝南渠帥中一等一的能戰之人,每有大戰,其必奮勇爭先,因此他一個關西人,卻得了劉帥的喜愛,擢拔其為了一方渠首。”

何儀搖著頭有些驚訝:“倒是沒想到他竟會如此乾脆的投降。”

黃邵沉默片刻道:“周元福本非道友,並不信奉黃天,之所以參與我等,也不過是因貪官汙吏所迫。劉使君所部軍紀森嚴,對百姓秋毫無犯,可謂是仁義之師,尤其是對我道眾一視同仁,並無歧視苛待,周元福恐怕是早有投降之意了。”

黃邵之剛開始時極為強硬,寧死不降。

可被關羽關押了幾個月後,漸漸軟化了下來,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劉備軍對黃巾道眾一視同仁,並沒有因為對方的身份而歧視壓迫對方,更沒有殺降的惡行。

再加上何儀不斷的勸說,黃邵最終低下了頭,就此降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