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劉封軍營寨之中,眾將披掛齊全,將士整裝待命,哪有遠道而來紮營休息的模樣。
劉封早在前昨天就已經安排好了具體的行動。
“時間差不多了吧?”
潘璋有些焦急,在帳中轉著圈,身上的盔甲發出葉片撞擊的聲響。
徐盛安慰道:“文珪,你莫要著急,有仲康和剛毅陪在少主跟前,必定萬無一失。”
潘璋卻是依舊安靜不下來:“文向,我怎麼能不急,那狗日的笮融可是有過前科的,趙太守不就因為疏忽大意,被他在宴會上給……呸呸呸!”
說到半中間,潘璋卻是趕忙呸了起來,最後還狠狠的給了自己一個巴掌。
“叫你胡說。”
徐盛等人倒是見怪不怪,潘璋本來就是這麼個個性,倒使諸葛亮、許定、賈逵這些新人頗為驚訝。
潘璋扇完自己之後,坐到了一邊生起了悶氣。
“要我說,少主就不該冒險,直接擺明了車馬,把那兩賊直接砍了就行了。”
潘璋說著說著,居然怪到了劉封的頭上,不過這種話也只有他這種個性才能說的出口,眾人也都知道他忠心耿耿,是最早跟在劉封身邊的親信,又是劉封放出來一手提拔起來的戰將,他就是說的再過分點,劉封也不會和他計較。
這樣的人歷史上也有許多,就比如樊噲之於漢高便是如此。
諸葛亮此時解釋道:“潘將軍,此中另有隱情。”
笮融、薛禮雖然是人渣,但他們目前是團結在朝廷這一邊對抗孫策的。
如果劉封先把他們給攻殺了,那整個江東都會自疑,甚至會把一些中間力量推到孫策那邊去。
如此一來,後續平定孫策無疑會增加了許多難度,平白增添了許多傷亡,消耗和時間。
可如果放著兩個人不管,真把他們當友軍,劉封用屁股想也知道沒有好結果。
到時候他們要是陣前跳反也就罷了,萬一暗算了自己的心腹文士和重將,那到時候可就悔之晚矣。
況且眼下劉封這般佈局,看似危險,實則穩如泰山。
內裡有許褚和趙凡以及八百鐵甲士護衛,外面又有大軍臨城,有心算無心之下,笮融就算拼命也傷害不到劉封分毫。
毫不客氣的說一句,光那八百鐵甲士,就夠殺穿笮融所在的縣衙了。
聽完了諸葛亮的解釋,潘璋哼哼唧唧幾聲,老實了下來。
潘璋的性格相當複雜,既有猛士的桀驁不馴,又頗擅察言觀色,既性格莽撞輕剽,骨子裡卻又有底層人的油滑狡黠。
歷史上的潘璋之所以會被養成那副樣子,完全是孫權一手一腳縱容出來的。
潘璋始終是壓在其他小軍頭頭上的一把刀子,而刀柄一直都是握在孫權手裡的。
他和徐盛嗆聲,是因為他和徐盛關係很好,對方根本不會和他計較。
可諸葛亮卻是不一樣,出身琅琊諸葛氏,和徐盛是老鄉,潘璋可是清楚徐盛對諸葛家有多推崇了。再加上劉封天天把諸葛亮帶在身邊,經常指點迷津,潘璋再傻也明白劉封有多看重諸葛亮了。
因此,對於諸葛亮,他是決計不會有所衝撞了。
很快,約定的時間一到,諸將立刻行動起來,各司其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