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河之戰後,劉封正在廣陵宴請江東應闢而來的三位人才。
分別是步騭步子山,衛旌衛子旗,董襲董元代三人。
步騭與衛旌都是廣陵人,躲避戰亂而暫居江東。
此番應闢歸來,劉備又是名副其實的徐州牧,自然是傾心相從。
董襲則是會稽大俠,鄉中豪雄。
此人的到來,倒是讓劉封很是驚喜。
這半年多的時間裡,徐州接連用兵,所向披靡,可稱百戰百勝。
不知不覺之間,地盤竟擴張了三倍有餘。
陸戰將領還好,不提關張,尚有趙雲、田豫、太史慈、牽招、徐盛、潘璋等諸多能將,更有陳登、魯肅等方面帥才。
反倒是水戰,人才缺口極大。
陳登和魯肅都只能算半個,還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經驗。
而真正的水軍戰將,只有周泰和蔣欽兩個人,哪怕徐盛、潘璋都算不上,更別說此時的二爺關羽了。
可現在的局勢,對水軍將領的需求又很大。
別的不說,徐州北方琅琊還好,雖有武水可運,卻沒法直接連通魯國,暫時不必考慮。
可西方不論是連通彭城,還是沛國,乃至任城、魯國,都得掌控水道。
若是能夠有一支精悍能戰的水軍,兗州再想要像之前那樣輕鬆打穿徐州,那就與痴人說夢無異了。再加上下邳,廣陵,以及日後下江東,都需要大量優秀的水軍將領。
周泰和蔣欽兩人,無論如何都是分身乏術的。
水軍擴編,勢在必行,明年必擴水軍萬人,否則如何能支援得了徐州軍轉戰南北,更別說下江東了。
如此一來,水軍將領可就更缺少了。
恰好此時,董襲來投,這當真是雪中送炭。
董襲此人,別看他最後是被淹死的,但善泳者溺這句古話,恰恰證明了董襲水戰之能。
而且他還不同於周泰、蔣欽等人,他是和孫策手底下的陳武可算得上是兩朝老臣,不但被孫策深信,就連吳國太和孫權對他也是極為推崇。
董襲在孫策手下,除了孫家親眷外,可謂是第一個擔任方面大員的,甚至比周瑜還早。
周瑜可是孫策的大股東,都趕不上董襲,可見孫策對董襲的看重。
孫策死時,吳國太只問了兩個人軍國大事,一個是張昭,另外一個就是董襲,可見其人之能。
這樣一個水軍帥才,正是目前徐州急缺的人才。
只是會稽郡實在太遠,路途又不方便,而且南方瘴氣厲害,派去徵辟董襲的州使一直沒有回信,總算到了現在,有了這麼個好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