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議已定,兩日後,郭貢帶著剩下的八千部曲,開始回軍。
郭貢帶領的豫州州兵回軍速度很快,只是方向上選擇比較獨特。
他並沒有從原路返回,而是取道任城國,打算走水路經泗水回梁國。
此時的任城國內並沒有國相,說來也巧合,任城國這個地方和劉備還真挺有緣分的。
除了地理上的不可或缺外,任城國最近的一任國相,正是劉備父子望眼欲穿的荀攸。
當日,荀攸在長安參與了謀殺董卓的行動,結果被人告發而被捕入獄。
當時同謀的何顒與荀攸一起入獄,可何顒心理素質實在是太差了,竟然憂懼自殺。
與何顒截然不同,荀攸在監獄中言語飲食悠然自若,就彷彿只是來度假一般了,結果恰好碰上王允誅殺董卓,立刻得以免罪出獄,官復原職。
可荀攸出獄之後,果斷看出王允這個人剛愎而無能,性焦而短視,不是值得輔佐的物件。
於是,出獄不到幾天,都還沒好好享受正人君子們吹捧的荀攸果斷丟棄官職,直接逃回老家潁川去了。
果然,王允很快就因為政策的愚蠢而失敗,最終人死政息。
荀攸卻在家鄉又被官府給徵召了,給予的官職就是任城相。
荀攸的這個任城相,就是前任任城相鄭遂死於黃巾軍手中之後的接任。而在鄭遂之前的任城相,此時也正在徐州,正是擔任東海相的徐璆。
任城國雖然為黃巾所破,國相被誅,但百姓受損不算太大,只是失去了國相,地區計程車族大家又外逃了,導致任城國純粹在靠地方豪強和大俠在主導秩序。
恰好,臧霸還很擅長同這些人打交道。
郭貢的豫州軍在四日後進駐任城,幾乎沒有遇到抵抗。
在進駐任城縣後的當日,郭貢就表奏臧霸為任城國國相。
又過了一日,臧霸帶領泰山軍趕到任城縣,正式就職,接管任城。
按照同劉備商量過的方案,臧霸率主力三千人,坐鎮任城縣,居中支援。孫家兄弟率領五百人,進駐樊縣,昌豨率領五百人,入駐亢父縣。
隨後,郭貢才帶著豫州軍從水路登沛國留縣,然後走陸路返回梁國去了。
來的時候是一萬大軍,回去給打了八折,怎麼說也是敗仗一場。
不過郭貢的心情倒是比來時好多了,這主要還是源於心態。
來之前,郭貢憂心忡忡,只覺得周圍都是豺狼虎豹,自己一個不留神,就要為人所並,成為他人口中餌食。
可現在,郭貢卻覺得自己有底氣了,不管怎麼說,最少豫州三國名義上是服從自己的了,而且還有徐州這麼一個穩健強大的戰略盟友。
即便北邊曹操和呂布分出了勝負,不論誰勝誰負,都不敢輕易來碰自己了吧?
心態一變,郭貢對劉備的感官也大為改變。
之前覺得劉備一階邊郡武夫,如何也配當徐州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