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封趕在曹操開口之前,主動說道:“我倒是有個主意,或能助夏侯將軍得拜河南尹。”
“是何主意?”
曹操心中一喜,催促道:“賢侄可不能藏私。”
劉封斟酌著說道:“大將軍看鐘侍中如何?”
“鍾侍中……?”
曹操囁嚅了片刻,反應了過來:“你是說鍾元常?”
“正是。”
劉封誇獎道:“鍾元常外敦內秀,家傳淵源,可堪重任。”
“依我之見,韓徵東確實欠缺治理地方之能。”
劉封看著曹操的臉色,嘗試性的提議道:“既如此,不如將司隸校尉一職轉由鍾元常擔任,河南尹則由夏侯將軍繼任。至於車胄,可使其前往弘農擔任弘農太守。”
“這……”
曹操陷入猶豫之中,按理說,劉封這個提議是不合他心意的。可問題就在於,這個方案本質是劉封拿出韓暹的司隸校尉去帝黨那裡給他換回來一個河南尹的位置。
他不僅不能反對,還得欠劉封一個大人情,日後是要還的。
劉封這邊其實也不吃虧,韓暹的司隸校尉對劉封來說,其實是個雞肋。
因為劉封並不會長期在朝中,也不會想要和曹操政爭,那麼這個利刃有沒有的區別就不大了。況且這官職現在是掛在韓暹腦門上的,韓暹此時撐死了算是個徐州外圍,攀附著楊奉的邊才勉強蹭上的徐州。
而且此人能力不行,其性格又較為急躁,處事魯莽,若是劉封不管,他這個司隸校尉必然會白白送掉。
既然遲早保不住,那不如拿來做筆交易,同時讓帝黨和曹黨都欠自己一個人情,何樂而不為。
“好,那就有勞子升費心了。”
曹操畢竟是曹操,雖然有些糾結猶豫,但很快還是做出了決斷。
相比起司隸校尉,河南尹的權勢雖然小一些,但對曹操來說卻也是一樣重要的要職。簡單的形容一下,司隸校尉就是進攻的寶刀,而河南尹則是防禦的堅盾。
夏侯惇只要能坐上河南尹的位置,那曹操就不用擔心自己在雒中的安全問題了。
如果有選擇,那曹操自然是想要全都要,再退一步,要司隸校尉也是更好的選擇,畢竟有刀就可以搶盾,可誰讓這兩樣都選不了呢。
有了河南尹,總算也沒有顆粒無收了。
“對了,還有一事,迫在眉睫,也需子升你幫忙參謀一些。”
曹操突然想起了個事情,正色道:“先前你我表奏本初兄出拜大司馬的請求,天子遲遲不批准,這件事很是棘手,子升可有解決的辦法?”
曹操就這幾天剛剛收到了袁紹的書信,破天荒的沒有斥責和訓誡,而是和聲細語的肯定了曹操的功績,請他幫忙安撫劉備,讓這份舉薦獲得透過。
曹操收到信件之後就後悔了啊。
袁紹可是一直拿他當親近小弟的,因此信件裡經常直斥其非,不怎麼客氣的。現在突然這麼客氣,反而給了曹操很大的壓力,這顯然是要他必須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