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圖這個人,是一個非常基礎的模版,在後世隋唐時期,有一個六邊形郭圖,那就是隋之奸臣,唐之名臣裴矩。
郭圖這類人歷來最大的優點就能洞察人心,尤其是主君的心思,但他們沒有一個堅定的立場。
他們永遠都能把自己的利益和心意貼合到主君的心思上。
簡單的來說,就是他們會無腦迎合主君,然後再在主君的計劃裡謀取自身的利益和好處。
袁紹拒絕迎立獻帝,被許多人視為敗筆,而其中堅決反對的郭圖,就被視為了愚蠢的典型。
可很少有人知道,袁紹陣營裡第一個提出迎立獻帝的人正是郭圖。
正是今年(195年)冬日,漢獻帝在曹陽被李傕、郭汜等人追逼,逃到河東。
袁紹特令郭圖為使節,前往河東拜見獻帝。
郭圖回去後,勸說袁紹迎奉漢獻帝,袁紹卻堅決不從。
面對袁紹堅決的態度,郭圖不思如何勸諫,讓袁紹明白迎立獻帝的好處,反而搖身一變,為了迎合袁紹的心意,轉而成為了反對迎立黨。
日後沮授、田豐好容易說動袁紹迎立獻帝,可郭圖卻和淳于瓊卻一起橫插一道,硬生生攪黃了此事。
原因不過是因為此時再提出這條建議的人已經不是他,而是河北派了。
既然我得不到這好處,那河北派也別想得到。
至於是否對袁紹有利,那就顧不得那麼許多了。
因此,劉封堅決貫徹了寧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的方針,重賄於辛評、郭圖。
不求他們幫著自己說話,但求他們不要居中挑撥抹黑就很好了。
不過如今看起來,劉備給的倒真的是太多了,別說是辛評了,就連郭圖都過意不去,主動為劉備在袁紹跟前美言了。
郭圖也沒搭理自家族侄,自家這個族侄有些憨慜,半是轉移話題,半是真心求教道:“仲治,眼下河北人提議以徐制揚,又想要表舉人前往汝南,你說我們是否要反對之?”
“反對?”
辛評笑了起來,樂道:“我等為何要反對?”
辛毗在一旁也是笑著補充道:“河北人此議,可謂是正中下懷。難道他們河北人真敢去汝南上任?”
郭圖、郭援恍然大悟,確實正如辛毗所言,河北人在河南全無根基,就算有袁紹的支援,可隔了那麼遠,哪怕真被劉備給扶持起來了,那也不過是個空頭太守,實權估計早被下面的汝南士族給瓜分了。
若是如此,那袁紹最擔心的事情,也即是被劉備鵲巢鳩佔的風險將會大大增加。
因此,即便河北人真敢去,袁紹也不會同意的。
袁紹能選擇的,只能是河南士人,尤以潁、汝士人為重。
若是如此的話,郭圖心裡倒是有些躍躍欲試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