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心裡說不感動,那是假話,他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劉備的厚愛。
別看劉備嘴上說的輕鬆,可真要安排荀攸擔任廣陵太守這種兩千石高官,壓力還是很大的。
徐州攏共才幾個兩千石太守,不算琅琊其實只有四個,加上藩屬的,也不過九個。
荀攸又不是創業老臣,也沒有帶著大功來投。
直接讓他擔任廣陵太守,反對聲肯定不少。
其實劉備也曾有些許遲疑,是劉封的堅決幫他下定了決心。
“非常人當任非常事,閒言碎語,何足為道?不過碌碌庸人之言,若聽從之,反受其亂。”
劉封可是清楚的知道,荀攸的履歷可是歷任兩千石了。
雖然他還從來沒到一地上任過,可任城國相、蜀郡太守的資歷卻是實打實的。
歷史上曹操可是用汝南太守來徵辟的荀攸,一到許昌,就入為尚書,這可是能參與國家大事的顯官。
劉備這邊自然不如掌控了中樞的曹操,但也得給出足夠顯赫的位置,哪怕只是為了表明誠意。
於是,劉備準備了三個職位,分別代表了封疆大吏、情報親信以及州中除了別駕以外的三大吏。
原本劉備和劉封都以為荀攸應該會選擇廣陵太守。
一方面這是兩千石的一方諸侯,二來也是前線重鎮,不論是南下江東,還是進討袁術,都是立功的地方。
可沒想到,荀攸居然選了長史的位置。
這大大出乎了劉備和劉封的意料,讓兩人很是疑惑。
其實荀攸之所以會選擇長史,自然也是有他自己的考量。
雖然劉備在得人這一塊,已經摺服了荀攸,讓他很是欽佩。
可能不能用人,劉備還沒能向荀攸證明。
荀攸這樣的智謀之士,看事情遠比一般人更要深入。
在荀攸看來,廣陵太守雖好,可實權卻必然不在太守手中。
廣陵城中雲集萬餘大軍,必有劉備心腹之人統帶,在這種情況下,他一個空降太守,能有什麼實權可言?
過去能有多大影響力,完全得看廣陵軍中將校對他能有什麼態度罷了。
至於負責諜報的軍機從事,荀攸也不想要。
他此時還存著合則留,不合則去的心思,如何肯參與劉備的機密諜報系統。
因此,州中三大吏反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一來地位尊崇,二來又靠近劉備,正好能觀察劉備對自己的計策是什麼態度。
到了荀攸這種境界,光是禮重是不夠的。
即便荀攸性格謙遜低調,但一樣也有相明主,立功業,掃蕩天下,匡扶漢室的雄心。
如果劉備言不聽,計不從,那麼哪怕對方再怎麼禮重自己,那又有什麼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