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有了這麼大的功勞,而且因為請求援兵的事情入了曹操的眼界,可陳矯當上縣令,依舊是好幾年後。
現在劉封居然直接推薦他為朐縣縣令,可想而知是少走了多少路。
一旁的徐宣聽到這一番話,眼睛登時瞪的老大。
他有些不敢相信,陳矯這麼個同族而婚的人,居然能被公子如此推舉。
徐宣心裡有些嫉妒,但他卻沒有記恨。
徐宣的性格就是如此,看不慣就會說,但對事不對人。
他一直針對陳矯的原因,本質還是陳矯同族而婚,還不肯和老婆和離這件事情,也算是另類的對事不對人了。
“寶堅先生。”
徐宣正想著該如何向劉封揭露陳矯的真面目時,卻忽然聽到劉封在叫他。
“公子,屬下在此。”
劉封和熙的說道:“寶堅先生剛直正氣,嫉惡如仇,正是郡國從事的合適人選。封欲向家父舉薦先生為東海從事,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郡國從事雖然只是六百石的州府大吏,可論實權,恰恰是管著縣令的,是州府考核地方的重要手段之一。
更巧合的是,朐縣隸屬於東海,而東海從事可不就是考核東海諸縣令和郡府的要職嗎?
如此一來,徐宣雖然品級上不如陳矯,可在實權上卻恰好反超了對方,這讓徐宣很是高興。
況且一任郡國從事之後,徐宣也可遷為縣長、甚至是縣令。
如果陳矯在朐縣任上沒做出什麼大成績的話,雙方仕途並不能拉開多大距離。
陳矯神情雖是波瀾不驚,可眼中卻流露著無法隱藏的鬱悶之情,徐宣卻是滿臉感激。
劉封心裡也是好笑,他也知道徐宣並非官迷,而他就是和陳矯槓上了。
原時空裡,這兩個人可是槓了整整一輩子,而且陳矯明明官職、爵位要更高,可卻始終拿對方沒辦法。
到了曹丕朝,本來徐宣是跟不上陳矯了,偏偏又在南征大魏吳王的時候入了曹丕的法眼,雙方又並駕齊驅了。
到了曹睿時,陳矯不過是敢於杯葛司馬懿並非託孤之人,而徐宣都被明帝視為能擔託孤之重的人才了。
也就是徐宣死的早,不然至少也能混到蔣濟、陳群那一檔。
看著徐宣橫眉冷對陳矯,而後者眼觀鼻心,心無外無的樣子,劉封搖頭失笑。
看來在這個時空裡,徐宣和陳矯還是會繼續槓下去了。
很快,太史慈等人收攏了兵馬,安置好了投降的家兵精壯後,齊齊來到糜府覆命。
劉封自然立刻召見了他們。
“拜見少主!”
太史慈等人身著鐵甲,卻依舊單膝跪地,拜行軍禮。
“老師請起,諸位將軍也都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