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父劉玄德> 第184章 心滿意足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84章 心滿意足 (1 / 5)

辛評壓住心中的激動,儘量保持平靜的追問道:“使君此言當真!?”

劉備卻很大度的一笑,點點頭:“備如何敢戲弄尊使,顯思之能,備也曾親身領教,若是由他擔任青州刺史,相信也能平定地方,讓青州百姓重享安寧。”

“使君此言大善。”

辛評頓時來了精神,對袁譚好一陣吹捧:“大公子年紀輕輕,就得軍中眾將效力,每戰身先士卒,愛兵如子,又有容人之量,每每推功於下,故而能得人死力。”

“大公子也曾對評說起,昔日同使君沙場交鋒,幾次險些為使君所敗,若非使君屢受田楷拖累,大公子也未必能勝得了使君。”

花花轎子人抬人,劉備都送上了如此大禮包,辛評自然也要投桃報李。

更重要的是,劉備此舉,是否暗示了他親近袁譚的態度?

如果這態度屬實,那辛評可就是坐享其成,白白得一大功了。

能得劉備這樣的強藩支援,對於袁譚地位的穩固是極有好處的。

即便是袁紹,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也不能不考慮己方盟友的態度。

更何況徐州刺史蒸蒸日上,袁譚一旦入主青州,就和徐州接壤了。若是雙方態度親近,不但少了許多後顧之憂,更還能相互通商,互通有無,何樂而不為。

“顯思之能,備可是親身領教的。”

劉備的態度相當和藹,完全不計較昔日之敗的樣子,讓辛評悄悄鬆了口氣。

“不過,備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辛評立刻從狂喜中清醒了過來,知道這句話很可能是整件事情的關鍵。

劉備這是在提要求了。

如果袁紹能答應,那麼這個大禮包就是他辛評和袁譚的好處。

如果袁紹不能答應,那麼這大禮包不說一定沒有了,但很可能就要袁譚和辛評來付出代價了。

辛評振作精神,答道:“使君何出此言,但有所想,可儘管吩咐。”

“田楷冒領刺史,又屢次越境劫掠,此為反賊之舉。顯思欲擊中,乃是為國平叛,備當全力支援。只是孔文舉乃是朝廷所拜的北海國相,又是天下聞名的大名士,本身也著力於保境安民,與田楷並非同流。”

“備與孔文舉素有交往,感情頗深,當修書一封,勸說文舉。使其遠離田楷之流。”

劉備看著辛評,詢問道:“不知顯思能否容得下孔文舉於北海?”

辛評明白了,劉備開的條件就是孔融和北海國,或許還要再加上個東萊郡。如果控制不了北海,袁譚想要掌控東萊就只能隔海佔領,這不但勞師動眾,而且事倍功半,最重要的是,和平原等四郡一比,此時的東萊並沒有特別突出的優勢。

青州六個郡國,主要的精華其實是在大河兩岸,尤其是平原國,不但是青州的翹楚,就算是在整個東漢郡國裡,那也是能排進前十的,不但地處大平原,還兼有鹽鐵之力,又背靠大河,人口百萬,可謂是膏腴之地。

北海國人口雖多,但其境內山地眾多,卻又少礦產,經濟其實和樂安國、齊郡、濟南郡差不多,遠不如平原國。

青州有鹽鐵之力,可大部分的鐵礦資源以及鐵官營,都是在平原、齊郡、濟南郡和樂安國裡,北海國和東萊郡只有寥寥無幾的兩三處鐵礦藏。

辛評迅速的做出判斷,如果這麼劃分的話,袁譚未必吃虧。

因為本身袁譚、辛評等人對要不要碰孔融,就很猶豫。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