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泰和蔣欽對視了一眼,然後由周泰開口道:“今日午時用飯休息時,我與老兄弟聊起昔日水上買賣。”
說到這裡,周泰臉上閃過一絲紅潤,顯然這水上買賣不那麼正經。
“後來,一個老兄弟提起,他前兩年在江都走私食鹽的時候,曾發現江都縣水門下有暗道,可以從江外直通城內。”
“哦?!”
劉封一下子來了精神:“那條暗道現在可還在嗎?”
周泰回頭看了眼那老兄弟,示意對方來答。
那人便上前兩步回答道:“回稟公子,那條暗道其實是塊水中碎石,正好卡住了江都水門,使得水閘門沒法落到底,大概空出了恰好夠一人鑽過的空隙。”
那人邊說,手邊在半空中比劃著,讓劉封明白了他的意思。
以劉封的估算,這水中碎石應該也不是天然形成的。
東漢官府確實沒有榷鹽的制度,從官面上來說,也就沒有官鹽私鹽的區分。
可對於民間卻有,在產鹽地,外地來的鹽就是私鹽,需要打擊剷除,因為對方影響了自己一方食鹽的生產和銷售,屬於入侵者。
而外地的鹽貨想要進入,很多就跟走私一樣,被叫私鹽也不為過。
廣陵也好、揚州也好,都是產鹽大戶,就是兗州都有井鹽出產,所以彼此之間是有嚴格銷售範圍的。
但總有一些人,為了貪圖更大的利益和財貨,跨越界限,尤其是以周泰這些亡命水匪為最。
不過重點不是這個,而是江都城防有問題。
這可就是個寶貴的情報了。
劉封略一沉吟,就開口連問了三個問題:“你最後一次進出那條暗道,距今已有多久?你能確定那暗道還在嗎?如果讓你現在再去江都,悄悄的檢查一次暗道是否還在,伱可願意?”
這個情報雖然重要,但他的價值在於有那條暗道。
周泰等人已經在大江上快活兩三年了,若是時過境遷,那條暗道已經被江都發現堵上了,又或者損毀了,那徐州軍若是以此為基礎制定作戰計劃,那可要出大事情的。
周泰部下趕忙回答道:“那條暗道乃是江都縣內豪強走私所用,輕易不會斷絕。某最近一次去是數月之前,當時依舊暢通,並沒有障礙。若是公子不放心,春願親自跑一次,只需大半個月,就能將最新情況帶回郯城。”
郯城到江都,距離十分遙遠,大有數百里之遙。
不過好在熟路暢通,從水路走的話,行程速度將會大大提升。
可即便如此,想要在大半個月內完成往返,還要探得情報,時間依舊是相當緊張的。
但他依舊肯誇下海口,可見眼前此人頗有上進之心,想要抓住這次機會。
巧了不是,劉封最欣賞的就是有上進心的人。
劉封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那人臉上滿是驚喜,趕忙回答道:“回公子的話,小人叫錢春,在周司馬麾下暫任隊長。”
周泰、蔣欽二人也不過是曲軍候,這個叫錢春的竟然是個隊長,可見也算是周泰、蔣欽手底下的左膀右臂了。
“好!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