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滿營的傷兵,雖然絕大部分都是昌豨手下的泰山賊,可劉封依舊心情沉重。
繼續加大投入醫療建設,還是刻不容緩啊。
畢竟以後的戰事只會越來越多,而一個老兵的價值,是四五個新兵都無法替代的。
紮營之後,劉封並沒有將兩軍的傷兵分開安置,而是將雙方的傷兵聚攏到了一塊兒,只是在治療條件有限的情況下,才優先照顧己方將士的重傷員,之後才是泰山軍的重傷員。
這年頭,能夠有效治療的手段其實很少,劉封主要還是提供煮沸過的繃帶,以及外傷敷用的草藥,再加上儘量乾淨的環境,以及石灰的消毒。
其他方面,高度蒸餾酒劉封還沒發明出來,暫時只能用鹽水消毒,雖然劇痛,但好歹也有些殺菌的效果。
傷兵裡的哀嚎慘叫此起彼伏,劉封卻沒有離開,而是繼續呆在裡面幫忙。
劉封很清楚,這是刷軍心的最佳時機,無論什麼人受傷了,都會變得軟弱,在這種時候雪中送炭,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劉封帶著一些輔兵,一邊照料傷員,一邊手把手的教他們如何操作。
剛開始時,還有泰山軍的傷兵因為劉封的年輕而小覷於他,等對方被告知這是徐州牧之子,也是這次擊敗他們的徐州軍統帥時,這幾個傷兵險些嚇尿。
是文字意義上的嚇尿。
這些泰山軍們早已經被徐州軍從肉體到精神上給打崩了。
現在聽說眼前的少年竟然就是敵軍統帥,泰山軍傷兵們如何能不怕?
劉封倒是沒責怪他們,而是一視同仁的對待,讓這些士卒很是心折。
其實劉封對長槍方陣的信心還是非常足的,這也是他為什麼主動找到夏侯博和陳到索要指揮權的原因。
因為他怕夏侯博和陳到不會正確指揮長槍方陣,以至於糟蹋了他的心血。
大漢立國,秉承前秦制度,也包括了軍事制度。
所以,在西漢開國初年,西漢的長槍方陣的武器其實是要比秦朝更長的,而且不同於西方,東方的長槍陣是花色陣,而不是純色陣。
這裡的花色陣的意思是,武器並不單純是長槍,除了第一、二排是類似長槍的長戈外,後排還有其他短兵、遠端武器搭配,而純色陣則是劉封這樣,清一色都是長槍。
這種陣型在對陣步兵的時候完全沒有問題,絲毫不會顯得累贅,甚至比其他重步兵還要靈活一些。
但在面對輕騎兵的時候,那就完全不一樣了,輕騎兵可以輕而易舉的騷擾疲憊你。
西漢開國之後,主要敵人就變成了匈奴,彼此之間的戰爭也從對槍變成了長槍對輕騎,軍事制度自然而然的開始進行改革。
隨後,漢軍演化成了騎兵+車陣+遠端火力的制度,單純的長槍陣已經不再作為主流了。
主要的傷害輸出則依靠弓箭和弩箭,這使得西漢考核最重視的就是射藝。
武帝時期,李陵能夠帶著五千丹陽兵橫行大漠,轉戰千里,可不是靠著長槍方陣,而是車陣+強弓勁弩,最後遺憾兵敗,也是因為箭矢耗盡了,而不是長槍斷了。
到了東漢之後,情況又再進一步加劇。
東漢的體制只有中央軍是常備軍,而且對外作戰已經轉變成治安作戰的型別,再沒有西漢時期的滅國作戰體系。
因此長槍方陣進一步弱化,以至於只有中央軍還有少量,作為抗線主力的存在。
到了東漢中期,長槍陣已經徹底消失,甚至沒人知道如何操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