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館佔地頗廣,本來還有數十戶老百姓,吳明開出了極為優渥的條件,但單純的老百姓聽說是如此利民的好事,二話不說就遷徙了。
甚至於家中有適齡學童者,都不要特殊入學條件,嚴格按照要求入學。
這讓吳明再次感嘆,百姓的淳樸善良!
而他之所以立碑署名,乃是為了再加一層防護。
只要武館還在,無形中的聲望就會層層疊加,為眾小抵擋明槍暗箭,保駕護航!
意思就是,你想動我的人,就得先問問南城百姓答不答應。
外人不知的是,平日裡為武館灑掃的婦孺,都是福壽洞中被解救之人,有意者也可學習。
……
武館西面的繁華街道上,一座高大酒樓中,正面對武館的雅間裡坐了四個人。
若有訊息靈通之輩在此,必然會認出,這四人正是南外城最有名的四家宗門武館的館主或教長!
“白兄,這武館的名字起的不像武館,倒有開宗立派的意思,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
其中一名身形魁梧的中年男子,不陰不陽道。
此人名叫韓力,乃是玄雷門外門弟子,潛力不足後,外放在京城開設武館,為宗門招收人才弟子。
“怎麼想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若再這麼下去,明年為宗門選取武徒弟子的事情,可就麻煩了!”
對面一身白袍儒衫的高瘦男子,眉頭微皺的看著武館。
此人乃落雲谷外門弟子,同樣是宗門在京城收錄弟子的主事,名叫白凌渡。
“幾位,你們就眼睜睜看著那小子胡鬧下去?要知道,我們可都有責任在身,若完不成宗門賦予的任務,可是要受罰的!”
韓力臉色陰沉的掃過另外兩名沒有說話的武館之主。
其中那名身量不高,穿著短打,宛如鄰家老農的黑臉老者,名叫譚錚,乃是少林俗家弟子,在京城開辦武館多年。
此時,正有一口沒一口的咂著旱菸!
最後一人,竟然一身道人打扮,年約五旬,頭髮半黑半白,但一雙眼睛開闔之間精光一閃而逝,令人不敢小覷。
此人名叫孫瀟,乃是七星觀外門弟子。
莫看四大勢力並非東宋宗門中最拔尖的存在,可在自家地盤上的影響力那也是一等一的。
之所以會在京城開辦武館收徒,並非是缺那麼幾個名額,而是為了京城人脈。
按照世俗約定的規矩,除了各大州郡主城外,其餘宗門不得在各自封地之外收錄弟子。
但凡事總有例外,畢竟誰也不想出門在外,連個落腳打探訊息的地方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