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居然寥寥無幾。
只能說,她還是挺討人喜歡的。
最近明顯變動的是第三項的基建值,隱隱有超越好感度躍升第一的趨勢。
從她做豆腐開始,再到最近的三大高產作物,若是玉米、地瓜和土豆成功灑向西鄴的百姓,那基建值的積分無疑會十分可觀。
這也是系統很快就提交了褚煦君建議的原因。
宿主的積分越高,兌換的商城數量越多、質量越好、成交量越大,系統自然也會跟著提升,它自然無所不應。
這個宿主雖然十分不好溝通,性格脾氣硬,但她的實力更硬。
系統這些時日在其他同僚面前,腰板都挺得很直。
雖然他並沒有真的腰板。
不過剩下的兩個專案——名望值和完成率,便不太理想。
本來就不知其解。
完成率除了在她訂婚、成立鳳凰樓和熊貓樓的時候有大變動,還有便是她的足跡踏遍中州、濟州、通州、靈州之後,慢慢產出了一點分數。
剩下的名望值則更為奇怪,它有預告功能。
比如在造紙前後,在收下花魁們歌舞之前,都有類似的預告:「宿主此舉可能大大提升您的名望值,希望您再接再厲。」
然後便沒有了然後。
大概是這個專案太難懂,沒人搭理,系統發明的「推廣」功能吧。
褚煦君倒是有點明白了。
因為造紙的名聲她給了桃無名,花魁歌舞則是褚良的,她是背後的人,而人們並不知道。
許多人看褚煦君,還是隻記得她是旭風公子衛凌將軍的未婚妻。
褚煦君輕扯嘴角,一笑。
系統有一度便十分忿忿不平。
憑什麼傳播知識、幹實事的人是宿主,但她卻將名聲拱手讓給他人。
原因很簡單,雖然書中的定位是類似沒有太過壓制女性地位的先秦到漢時期,但本質上這依舊是一個男權社會。
有男人在前面頂著,更有利於紙張、水泥等先進後世技術的傳播和發展。
和自己的一介名聲比起來,褚煦君更注重事情本身的發展和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