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的言論在某些秘密勢力的引導下,開始慢慢發酵。
環球中心大廈,李明宇的辦公室。
此時的李明宇正坐在辦公室的沙發上看著電子螢幕,螢幕上正是在網路上發起輿論攻勢的背後勢力:
中州工業集團。
新的生產力崛起,必將推翻舊的生產力的統治,而中州工業集團就是舊生產力的代表。
一個勞動力密集型國營工業企業。
一個關乎幾十萬人工作的明星代表企業。
李明宇之所以會瘋狂的抽取矩陣科技有限公司的流動性,其實本身就是做的一個局。
中州工業集團在矩陣新能源集團成立之初就給李明宇下過套子,當時中州工業集團聯合了幾十家集團以幾乎地板價撈走了李明宇手中10%左右的矩陣新能源集團的股份,算是空手套白狼的典範了。
當時李明宇算是初來乍到不懂規矩,丟了股份也算是長了見識,但是卻也讓小玉在暗中調查中州工業集團。
中州工業集團是國內少數對矩陣科技有限公司天然沒有好感度的集團企業了。
畢竟道不同不相為謀,他們走得就是人多勢眾的路子,李明宇一旦大面積推廣工業級3D印表機,這幫人遲早是個禍害。
李明宇可不想到時候長洲市政府門前幾十萬的下崗工人在那裡抗議,到時候那可真的是完蛋了。
所以李明宇準備做一個局,一個讓他們覺得可以出手的局。
中州工業集團雖然眼饞於矩陣科技有限公司,但是以他們目前的身家是無論如何買不起矩陣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份的,別說10%,1%都費勁。
揹著幾千億債務的集團公司,拿點流動現金出來不比要他命輕鬆多少。
而李明宇的操作就是榨乾矩陣科技有限公司的流動性,然後讓他們提出混改重組。
只要他們敢提出混改重組,李明宇就可以先發制人,提出中州工業集團的生產效率低下,進而為大面積鋪開工業級3D印表機造勢。
按照王志山這些人的想法,工業級3D印表機肯定是要捂著的,但是李明宇並不想這樣。
知識的壁壘是阻礙社會進步的根源,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自然界的法則,只有充分的競爭才能產生強者,這些先進的裝置捂著是沒有意義的,只有早早的轉化成為生產力才是正途。
李明宇要讓工業級3D印表機在社會中推廣起來,還不想背上洩露秘密的黑鍋。
而中州工業集團就是李明宇選擇的小倒黴蛋。
李明宇看了看小玉蒐集的中州工業集團財報,總資產2874.3個億,負債5421.6個億,果然是背鍋的好材料。
此時的新聞上一家長洲市本地的新聞頻道正在大肆的報到矩陣科技有限公司的應付賬款違約,並針對矩陣科技有限公司提出了一系列的問題。
李明宇笑著看了看會議室上的螢幕,螢幕上的幾個大字格外的刺眼。
長洲市的明星企業?年吸金能力或超百億?矩陣科技是否會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