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是會杞人憂天的,當我們越來越具有智慧,我們就會變得越來越孤獨,自私,偏執。
順便問一句正在看我回憶錄的你,你的以前,一定比現在好得多吧。
——《陳無回憶錄》
這是一個寶藏,一個由文字堆砌而成價值千金卻又一文不值的寶藏。
陳無從房間中走了出來。臉色有些凝重。
走出門,陳無發現,下雨了。
雨,並不大。
淅淅瀝瀝的小雨,配上遲來的秋風,天色變的有些昏黃,如果陳無是一個詩人定然會在此吟詩一首,然而他並不是。
雨水打溼了陳無的肩膀,百面閻羅打著傘在遠處向著他走來。
雨打在傘上,陳無停下了自己的腳步,仔細的聆聽著雨水擊打傘面的聲音。
“我不是一個詩人,無法在內心惆悵時,歡喜時,悲離時,哀樂時吟詩一首。”
“如果我知道我是一個怎樣的人就好了。”
留下一句話,陳無邊繼續向著自己的房間走去。
他很希望有一天,有一個人能夠告訴他他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說陳無殘暴,但陳無對自己人誠善。
說陳無昏庸,但黑袍的發展比任何一個末日新崛起的勢力還要快。
說陳無冷酷無情,卻又是一個心地善良無比的小叔叔。
無論是誇讚,還是辱罵,陳無似乎都是,又似乎都不是,或者陳無從來就不是一個唯心的人。
那個唯心的陳無在第一次被拋棄到孤兒院的時候便死去了。
走入城中,陳無再一次召見了邱裕安。
這一次沒有了大殿,陳無的房間還是很亮堂的,這讓邱裕安有些不太習慣。
陳無坐在中間的沙發上,而邱裕安坐在一邊。
“以前我們見面,我在高高的城主寶座上,你在下面的椅子上,我老有一種掌控一切,居高臨下的感覺。”
陳無笑了笑:“現在這樣好,平起平坐,又尊卑有序,這才是應該的位置。”
邱裕安笑了笑,說道:“世人都說首領不近人情,在我看來,好像並不是這樣嘛!”
“是啊,不近人情,我有的時候我都不知道我到底是一個近人情首領,還是一個不近人情的首領。”
邱裕安雙手穿在一起,面帶笑容的說道:“首領不必在乎這些,回首古代史,歷朝各代的君王皇帝,勇猛好戰者都不怎近人情,但是始皇帝,高祖皇帝,漢武皇帝,貞觀皇帝,成祖皇帝,太祖皇帝,哪一個是近人情的人呢?”
“再觀文景二帝,世祖皇帝,宋仁宗皇帝,孝宗皇帝,明仁宗皇帝,哪一個又不近人情呢?”
“要我說,打天下者,不近人情,守天下者,近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