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黑色的夜晚,風中夾雜著些淅淅瀝瀝的雨水。”
“路燈閃爍著微弱的光,當我走到光下的時候,燈光徹底消失。”
“那天,我坐在馬路邊,全身加起來只有二十四元,我這個人沒有手機,因為我沒有朋友,付不起房租的我被房東趕了出來。”
“我從揹包裡面拿出來一塊麵包,因為沒有燈光疾馳而來的車輛沒有看見我,水花濺溼了手中的麵包。”
“我撕掉最外層的皮,剛想扔掉,卻發現那是我最後的食物了,我這種人,吃點髒東西沒什麼。”
“然而,就在這時,有一輛車駛來,同樣的場景再次出現,我憤怒的站起身,拿起路邊的石頭砸向了那輛車。”
“車主停下車,他拿著一個撬棍向我走來,但他怎麼可能打得過我?”
“那一夜,所有的憤怒,仇恨,不甘,屈辱,統統發洩了出來,那人死了,我搶走了他的車,在逃亡的兩年中,我前半生的經歷讓我學會了對自己的偽裝。”
“你敢相信嗎?兩年的時間,警察並沒有抓到我,我隱姓埋名,跟一群跟我有差不多經歷的人合租了一間房,直到末日的到來。”
“我奇蹟般的擁有了強大的力量,我覺得這是卑鄙的世界給我的饋贈,你從那天開始,我就發誓要凌駕在一切之上,有人說我是一個偽善的惡魔,也有人說,我是一個卑劣的救世主!”
蔣學風聽後,一時語塞,自己富有的家庭,良好的教育,跟大多數人比,蔣學風一直都是生活在陽光下的人。
像他這種跟陳無完全不一樣的生活經歷的人,又怎能去評價陳無呢?
世界進入末日,道德跟法律本身就已經淪喪,文明社會遺留下來的道德是歷史留給人類為數不多的非物質遺產。
當生命的安全不再得到保障的時候,人類最能夠相信的無非只有三種東西。
維持生命的食物。
治療身體的藥品。
對抗末日的實力。
當這些都滿足了之後,人類才能夠去探索更多的東西,因此才會出現,道德,法律,族群,制度。
陳無現在所做的一切,是最現實的,如果現在是野蠻人社會,或者是奴隸制社會和最初的封建統治社會。
陳無的行為都是正確的,種族要發展,進步,振興,勢必要使用一些現代文明所唾棄的卑劣的手段。
末日還沒有結束,以純粹的現代文明社會的道德法律制度去管束末日當下的人類族群顯然是不科學的,也是很艱難的。
末日當下,無論是保護區,城區,亦或者基地市,都是還處於資本原始積累的初期。
文明時代的道德法律在末日當下,無異於是讓人類將自己的脖子伸出來,任由喪屍啃食。
但末日當下的人類,無論怎麼說都還是文明社會的產物,既然如此,在當下,自然還要遺留下相當一部分的現代文明的道德,制度。
但這一部分在陳無的眼裡,全看他是否高興,過去的經歷告訴了陳無,實力才是一切社會制度的本錢,如果國家貧弱,何來的道德,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