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訊很快便開始了,顧君瑋坐在主座,頭上懸掛著一方寫著“明鏡高懸”四個字的匾額,身上早已換上了緋色圓領的官服。
蘇雲端坐在右下首,陸成霖站在顧君瑋身旁,小心翼翼地看了看蘇雲,心裡雖納悶顧君瑋審案怎麼還帶著個女人,看他也不像那種沉迷女色的人,但經過剛剛那一遭,他也不敢再說什麼了。
很快,便有侍衛把今天受審的人一一帶了上來。
今天接受審訊的都是醉宵閣大火後的倖存者,分別是一早上起來在廚房做準備工作的三個庖廚和一個廚娘,兩個廚房的粗使丫頭,以及當晚在醉宵閣的大堂當值的一名夥計。
因為醉宵閣是上京最大最別緻的一座旅館,雖然不像一些秦樓楚館一般整夜紅燭高照,歌舞蹁躚,卻也隨時會留一個夥計通宵當值,以防住客突然有什麼需求,也以防晚上突然有客人上門。
也因為醉宵閣只是一座供來往旅客飲食住宿的旅館,會宿在此處的一般是外面來到上京的人,或是家財萬貫的富商,或是來上京參加科舉的家境殷實的讀書人。
近日春闈快開始了,全國各地的考生都陸陸續續往上京趕,是以在醉宵閣投宿的大多是要參加春闈的考生。
醉宵閣大火燒死了幾十個考生的事情一傳出去,全天下的儒生都震驚了,朝中一些官員更是在上朝時直言,若不盡早給這些考生的親友一個交代,恐人心不穩。
其中最讓人納悶也是讓事情變得更為複雜的是,被燒死的人裡面,竟然有當朝丞相王煥之的一個庶子,在家中排行十九。
明明自己家便在上京,他怎麼會跑到旅館過夜?而且從查到的情況來看,他是醉宵閣的常客,甚至在那裡有一個專屬包間,十天裡有五六天都會宿在那裡,還常常和不知道從哪個花樓帶出來的小娘子在房間裡廝混。
有些人不喜歡在花樓裡尋歡,嫌那裡髒,把人帶出來到旅館開房的情況是有,若王家那個庶子每次都是那種情況倒好說,但顧君瑋的人查探回來的資訊是,王家那個庶子有時候也會一個人宿在醉宵閣。
對此,王丞相的解釋是,王十九郎一向野,經常在外面晃盪不願意回家,但不管如何,他也是王家的子孫,斷是不能讓他無緣無故死在外頭的。
幾句話,輕輕鬆鬆地就把壓力又推回到了負責查案的人身上。
蘇雲一邊在心裡梳理著這些從顧君瑋處得來的資訊,一邊聽著顧君瑋進行審訊。
這些人,雖然還沒有證據證明他們是犯人,但也是醉宵閣縱火案的嫌疑人,只是因為先前,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蕭呈津身上,這些人又剛從一場大火中死裡逃生,情緒難免不穩定,是以對他們的審訊放到了今天。
審訊是一對一展開的,侍衛會輪流把人帶上來,顧君瑋問完後,一個侍衛會把人帶下去,一個侍衛會把新的人帶上來。
問的問題也大同小異,諸如這起縱火案發生時,你在哪裡?在幹什麼?起火前有沒有發現什麼異常?發現起火後你做了什麼?你是否有參與這起縱火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