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羽軒之所以會果斷地跟母親建議,就像他說的那樣,還真不是強出頭或者說為了在親人面前表現什麼,那也不是他為人處世的風格,他就是不想母親以後感到後悔而已。
剛才辦公室那一幕,蕭羽軒已經看得很透徹了。
按理說外婆直接拿主意是最合適的,但他卻把決定權給了大舅,可見是心裡有顧慮,這種顧慮無非是子女都各自成家,如果因為老人治病的事情讓子女為難,那不是她想看到的,不管她願不願意,估計心裡早就做好了接受最壞結果的準備。
蕭羽軒的二姨好多年前就從教師轉崗到了鎮子上教導站工作,又身為三姐妹中的老大,印象中二姨經常會擺出一些大道理,可今天全程幾乎不說話,這很不正常,雖然有擔心、悲傷的成分,但是要說沒有其他方面的因素,蕭羽軒是不信的。
再說大妗,先是說擔心姥爺年紀大了做手術身體怕吃不消,接著又要求大舅要跟三姨和小舅通氣,這話裡話外的意思還不明顯麼?
兄妹五人一起商量,無非是圍繞著要不要手術、手術費用怎麼承擔、哪些人陪護、術後恢復和照顧這些事情,側重點肯定是手術費用的問題。
家庭條件好的比如大妗會不會理所當然地認為費用應該五人平攤?條件一般的比如二姨會不會提出少負擔點?會不會小舅家都在部隊上因無法出力而被要求多負擔些?年關臨近,哪些人去魔都陪護?術後恢復哪些人照顧?
……
不患寡而患不均!
雖說是親兄妹,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家庭,有自己的顧慮,有自己的難處,本是為了溝通治病的事情,卻變成猶如討價還價的小販,沒得傷了兄妹情分。
真要這樣,會不會耽誤寶貴的時間?會不會最後商量的結果是放棄手術治療?外婆會怎麼想?
所有人中,母親又是最尷尬的那個,再牽扯出發病原因之類的,母親會面臨什麼又該如何自處?
倘若這個家還跟以前那樣,就連一次性拿出他大學幾千塊錢的學費都為難的話,他也不可能會有這樣的想法;可現在手上有這麼一筆錢,且暫時沒有明確的用途,這種情況下,再因為金錢方面的原因延誤了治病,身為姥爺最疼愛的女兒,恐怕日後母親難免會後悔、自責。
母親剛褪去了一層包袱,轉而又被披上一道枷鎖,這不是他願意看到的,花錢能換母親心安,他覺得值。
快刀斬亂麻!
所以蕭羽軒很果斷地給了母親建議。
不管其他人是怎麼想的,反正母親話說出口,就等於手術費用的問題解決了,蕭羽軒轉而開始聯絡醫院的事情。
如果可以的話,蕭羽軒也不想一而再再而三地求人辦事,即便這個人是他師傅,可眼下這個節骨眼上,他師傅周顯軍、更確切地說是他師母蘇瑞能給到最及時有效的回覆,因為師母蘇瑞就在魔都醫附院工作,是急診科的副主任。
“……那太好了,師母,太感謝了!等這邊醫生一會過來了我再聯絡你……”
蕭羽軒沒有師母蘇瑞的聯絡方式,只能先聯絡師傅周顯軍,還是透過師傅的轉達,師母蘇瑞直接給蕭羽軒打電話過來。
結束通話師母蘇瑞的電話,蕭羽軒鬆了一口氣,事情比想象的要順利。
蕭羽軒不知道醫院的工作流程,詳細講明瞭這邊的情況,想拜託師母幫忙跟那邊腦外科申請轉診接收。而蘇瑞在問明情況後,給出了更有效的方案,可以由急診科直接進行轉院接手,等病人到了之後,再透過內部科室轉診的方式把病人轉到腦外科。
這樣一來,最迫切的轉診接收的事情就算是解決了。
“醫院那邊已經聯絡好了,他們同意轉診接收,當然,等羅醫生回來後,還需要出具一份轉院證明並配合提供姥爺的一些檢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