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武俠修真>酒中踏歌行> 第二百七十一章 魏書之密(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七十一章 魏書之密(二) (1 / 2)

大魏朝太祖衛卿,原是一介布衣出身。幼年被一雲遊道士收歸膝下,成為天下第一大派崑崙的一名弟子。之後由出世轉為入世,被大魏朝之前的大昭朝皇帝看中,成為了鎮守雲州的一員大將。

恰逢百年一見的虍虜南下入侵,在這場耗時六年的大戰中,衛卿在軍中的聲望和功績節節攀升,直到最後將虍虜人高出雲州大昭朝皇帝分封有功之臣時,衛卿儼然已經成為了朝中首屈一指的大將,再加上那些原本根深蒂固的武將世家出身的諸多戰將們在這場大戰中死的死傷的傷,衛卿竟然就在這種機緣巧合下被皇帝封為了鎮邊大將軍,掌管雲、吉二州共三十萬大軍!

也是這大昭朝皇帝愚蠢,自以為衛卿是布衣出身,以為用錢財和地位就能很好的將他掌控,殊不知衛卿心底早已有了自己的思量。

表面上與前朝皇帝虛與委蛇,背地裡卻不斷培植自己的勢力,等到前朝皇帝發覺,已然成了一個尾大不掉的局面!

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衛卿深諳其中的道理。正當皇帝還在朝中與諸多大臣們共同商議如何削減衛卿的軍權時,衛卿卻以迅雷不及眼耳之勢起兵南下!

衛卿反了!

那年正值大旱,千里枯槁,民不聊生。衛卿順勢而為,讓手下人沿途傳播流言,明言前朝氣數已盡,皇帝昏庸無道,天下大旱正是蒼天為了懲罰昏君無道而刻意降下的災禍!

不得不說,衛卿找到了一個很好的突破口,起兵的時機也是妙到巔毫,在他的運作下,各地早已被飢餓逼急了的流民紛紛起義響應號召。在那些地方豪強還沉浸在自己透過囤積居奇、能夠狠賺一筆的美夢中的時候,衛卿的大軍已然南下!

原本衛卿就合雲、吉二州的軍權於一身,大昭朝半數的軍隊都任他調遣,再加上他沿路南下一路時治軍嚴明、沒有發生什麼擾民事件。抓捕官紳、維護治安、開倉放糧、救濟災民。在民間獲得了良好的口碑。

這下天時地利人和齊至,讓衛卿的大軍如同乘風破浪一般一路南下。那怎是一個勢如破竹可以形容,衛卿一路上根本就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等到大昭朝皇帝驚醒,衛卿已然打到了燕京城外不遠處,只要數天便可完成對燕京的合圍!

一路高奏凱歌的衛卿親領人馬攻入了燕京城內,直搗皇宮內院,大昭朝皇帝被逼殉國,一眾大臣或改弦更張或自殺隨皇帝而去,大昭滅亡,大魏崛起!

滅亡的速度之快,過程之順利讓人此刻會想起來還有些不敢置信,但期間最為令人嘖嘖稱奇的反而不是那些官兵們驍勇善戰的英姿,而是他遊刃有餘的在諸多身份之間來回切換的那種手段。

衛卿將他自己身上的一切資源都用到了極致,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既能以一介莽夫之身與那些文臣高談國事,又能以鎮邊將軍的身份約束手下,運籌千里,還能以自身擁有的崑崙高徒的身份在江湖中吸納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兄弟,這在諸多王朝的建立中也是絕不多見得。

衛卿南下之所以能一路凱歌高奏,正是因為有著無數江湖人士的支援。衛卿大軍所到之處,眾多的江湖高手緊密相隨,先不說那些緊跟在側護衛他安全的江湖強者,在攻城之時都有許多當地的幫派眾人甘為其內應,這也是他能一路攻城拔寨無往不利的重要原因。

在這裡面,嶺南王家,塞北侯家,西關劉家,還有羅虎門等諸多家族和門派都在其中~功不可沒。也正是因為幫助了衛卿改朝換代,才有了後來這些家族和門派在民間獲得的巨大聲望和地位的提升。

坊間傳言“塞北侯,西關劉,嶺南王家傲千秋”正是當時的真實寫照。

除了花飛雨,秦風幾人也在旁邊一同觀看。看到這裡,秦風突然想起一事。當初在綠柳莊四哥有幸結識的那個名喚王益的青年真是這王家的血脈。王家的勢力雖然在數年內青雲直上,甚至有直逼東南西北四大家族的趨勢,但卻在一夕之間再無訊息,連帶著塞北侯家,西關劉家也是如此,就像是一隻巨大的手將他們從歷史長河中盡數抹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