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小魚,有種白狐鉤型,很快,挺不錯的,但是不能釣大魚。
有種管付魚鉤,新手最好不要嘗試,因為你玩兒不了,原因先不說,以後再說吧。
還有,要用單鉤,不要跟淡水一樣用雙鉤或者串鉤。
最後有一點,磯釣杆的負重不會很強,不要用大墜子,杆子會受不了,不管多麼好的杆子都不行,一般鉛墜用15g以下的。”
陳凡雖然說不關注回覆彈幕了,但看著趕海哥說的頭頭是道的,於是說也補充道:
“各位,在這裡說一下,釣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天氣。尤其是現代社會,魚竿基本都是碳素材料,這玩意是導電的。
所以,在雷雨天氣盡量不要去釣魚,如果你在雷雨中舉著一根魚竿,被雷擊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強;
而如果你身處曠野,周圍沒有什麼更高的物體,就像我們現在所處的四周都是水,那你被雷擊的可能性又得上漲個好幾倍都不止。
天氣是至關重要的。”
“趕海哥:對,磯釣一定要注意天氣,這種釣法非常挑時間,遇到不好的天氣千萬別嘗試,危險性太大。”
陳凡繼續甩著魚竿,等著魚餌上鉤。
這時候,趕海哥繼續補充著一段段大彈幕,整個直播間都快被它霸屏了。
“釣魚來說,魚類這種動物的精惕性非常高,尤其是野生魚類,它們會隨著年齡的增大而本能的遠離岸邊,因為岸上有人、有車、有各種聲響,它們認為這些都是不安全的。
而我們用手竿這個時候就有點麻煩了,它不能向水面上伸展太長的距離,頂多最遠20米,然後就無能為力了。
對於那些大魚來說,它們有可能在30米甚至更遠的地方活動,所以就釣大魚來說,拋竿的效果往往要好於手竿。
但是拋竿也有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它一般都沒有浮漂,記住是一般情況哦,有些拋竿釣法就有浮漂,而且是必須有。
沒有浮漂就無法準確的感受到水中魚兒吃餌時的動作,也就無法主動提杆刺魚,只能選擇被動的等待魚兒再把鉤子吸入嘴中,發現有異物再吐出來時,魚鉤鋒利的鉤尖會掛在魚嘴中,然後魚兒越掙扎,魚鉤就刺入的越深,最終拉動魚線,使魚竿的前端出現擺動,釣魚人會根據魚竿前端擺動的幅度來判斷是否提杆。
所以拋竿的重點不是看漂和調漂技術,而是餌料和鉤子的選擇,俗話說,手竿玩漂、海竿玩食,就是這個道理。”
“現在凡爺他們所經歷的磯釣,其實是玩磯釣,但是手竿,不過好在這塊區域魚貨多,可以省略很多技巧。”
陳凡點著頭,他自己也明白,這是自然水域,魚類都不是人工飼養的,所以它們的食物基本都來自於大自然。
而一般野生魚,提防心也是特別強的,但對人類釣魚來說,卻是少有經驗。
它不比在陸地上,一些專門釣魚的塘子這些地方。
所以,現在趕海哥所說的經驗,在這裡未必用得上。
此時,看著旁邊幾人在不斷上魚,陳凡也不甘示弱,決心把注意力都放在釣魚上。
可能是鉛塊的問題,陳凡發現,他的魚扔出去,一下就沉到底了。
而海鰻這些肉食海魚,其實是活躍在中上層的,追逐食草魚類的。
把魚竿收了回來,換上基圍蝦,又把魚鉤旁的鉛塊減輕一些,陳凡這才重新投竿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