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招潮蟹也是不錯的食物,自己不應該浪費才對。
尤其是在確認這個海島上有不錯的芒果後,陳凡想到了一道美食。
那就是類似醉蟹的做法。
因為他前一個時空中,看過一檔太國的美食節目,人家有一幫海島漁民,就把檸檬切片,配合野山椒,還有白糖,食鹽,做成了一道醃製食物,吃起來酸酸甜甜的,還成了當年塊手上的網紅食品呢!
但,話又說回來,自己現在都抓到了二十來只小青龍,還要那小不點的招潮蟹幹嘛?
這不是因為自己,有足夠多的食物了嗎?
如果食物不充裕,只怕自己是連還帶,那些隨處可見的海洋垃圾,藤壺也不放過才對。
想到這,突然靈光乍現的地方,那貼著大礁石的一片,被海藻跟海帶掩蓋的地方,陳凡直接摳了一塊出來道:
“各位小夥伴們,實不相瞞,前幾天我給各位說錯了一點,那就是,我說的鵝頸藤壺,其實是不對的,那天吃的其實不是,只是普通常見的藤壺屬,這一個,才是真正的鵝頸藤壺。”
“因為什麼呢!鵝頸藤壺更醜,個頭也更加的大,它被稱為“來自地獄的美食”的海鮮,身體猶如短小肥胖的大蚯蚓,頭部還長著貝殼,一整片密密麻麻的,給人一種超級噁心的感覺。”
雖然很噁心。
可陳凡的雙眼卻都在放光。
那可是鵝頸藤壺,超高階的海鮮料理,味道非常的鮮美。
雖然陳凡也吃過藤壺,但都不是正宗的鵝頸藤壺,他之前吃的那種叫龜足,跟鵝頸藤壺同屬,卻長得沒那麼像。
“龜足”頭部由八塊尖利的殼板包裹而成,柄部肌肉十分發達,外側生有粗糙“鱗片”像極了龜的爪子,才得以取名龜足,當然也有很多種叫法,比如狗爪螺、石蜐、觀音掌等等,民間也有一個比較詩意的叫法,稱它為筆架。
因為它的頭部看起來。
就跟個筆架一樣。
但陳凡今天發現的,那可是正兒八經的鵝頸藤壺。
怎麼說呢!他就像一串連著的馬蹄子,不對,是真正的天鵝的頸子,跟龜足還是有明顯不同的。
並且在藤壺中,它是比較稀少,多生在在北大西洋沿海一帶,常見於低溫,缺乏人類尋覓蹤跡的地帶,所以價格也更貴。
一般市面上,之前吃那種能賣到200元每斤,而鵝頸藤壺的價格則要翻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