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和於崇聞此頓時瑟瑟發抖起來,清楚他們自己在前朝的事情都已經被太后知道了,慌不擇言的互相推脫,讓對方來解釋。
太后看著他們恐懼的神色,發現他們也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後怕後就內心竊喜,知道自己接下來能夠順利的說出接下來的事情了。
果真於崇率先表忠心的說:「太后,臣等也是一時間的糊塗,但是膽敢保證以後再也不會出現這種事情了。太后您有什麼事情儘管吩咐,臣等定然在所不惜。」李明也急忙附和,生怕自己被於崇搶了風頭一樣。
而太后見自己的目的已經達成就不打算再為難兩個人,而是點了點頭回答:「既然如此,你們兩方就不要再互相詰難了,這樣對彼此都沒有好處,還會連累其他人,如果被陛下知道了這些事情,你們覺得你們還能保得住自己頭頂上的這頂烏紗帽嗎?到時候就算是哀家,恐怕也不能夠保住你們了。」
兩個人聽著不停的點頭答應下來。
「行了,你們退下吧,哀家相信依照著你們都是聰明人,應該懂得哀家的良苦用心。」太后說道。
而清楚如果僅僅只讓他們兩個人消停下來遠遠不夠,所以太后又想著蒐集到這些事情是姬長夜和皇帝勾結而做的證據,讓那些被矇在鼓裡被利用的大臣能夠明白事情的真相,這樣就不用她再出手做什麼,就可以解決掉這些麻煩和絆腳石。
三日後,皇宮書房中。
「這於崇和李明這幾日怎麼突然間消停下來了?前幾日不還因為佔地的事情鬧得不可開交嗎?」皇帝聽著眼線彙報來的情況,十分奇怪的對姬長夜說。
姬長夜也甚是不解,在察覺到異樣之後,他就派人前去調查這件事情,可卻什麼都沒有發現,於崇和李明就這樣突然間停下了明爭暗鬥。正因為還沒有造成什麼威脅,所以姬長夜打算先放下此事,他此番進宮還有更加重要的事情。
「陛下,眼見著朝廷之上被試探著就露出了馬腳的大臣越來越多,日後基本都會成為禍患,定然是不能讓他們繼續留下的。不過肯定會影響朝廷中政務的處理,不可以就這樣荒廢著。所以臣覺得,也是時候選拔一些新官,或者是培養一些信得過的手下,好在將來的時候繼承這些政務。」姬長夜作揖道。
而皇帝在聽了這些話後也覺得有幾分道理,畢竟這件事情早晚都是要考慮的,何必在最後緊要關頭再煩心呢?所以皇帝答應了下來:「那你說說看,有沒有合適的人選。」說起這個也是為了試探試探姬長夜,看看他對這些事情的想法,是不是為了中飽私囊,或者是真的願意為國家未來和家人而犧牲。
姬長夜就知道皇帝會這麼問,所以將提前準備好的名單交給了皇帝。看書菈
看著上面的人名,皇帝有些吃驚,不敢相信的看著姬長夜,終於忍不住的詢問:「這些一人中就沒有你一個門下的?」這讓他有些難以置信,畢竟姬長夜執政這麼多年,平日裡根本就沒有推薦自己的門生或者是親信進了朝廷做官,甚至是這一次自己將這份權利交給他,他也沒有考慮自己的利益。
「回陛下,朝廷中文武百官,都是為了天下蒼生而選任,臣等舉薦也不過是不想讓真正有才華的人被埋沒,如果說只是為了自己的私慾而去舉薦官員,定然是大逆不道之人啊。」姬長夜恭敬的回答說。
這下皇帝對姬長夜徹底放心了,看著他遞上來的花名冊,皇帝思慮片刻說道:「這其中還有幾位是太子曾經的門生,你就不怕這些人不識好歹反過來幫助太子參你一軍嗎?」
姬長夜搖了搖頭,胸有成竹的回答:「不曾害怕。這些門生不論是誰門下的,心智都是不壞的,而且他們的文章和抱負臣都調查過了,與太子等人大有不同,所以一番思量之下覺得不能夠因為太
子的原因而讓他們仕途受到影響,這對他們而言是不公平的。臣也不過是舉薦了他們,如果將來他們飛黃騰達了,那也是他們憑藉著自己的本事,和臣沒有關係。自然不敢求回報,再者他們也不會報復臣的。」雖然說他並不確定,所以這就是一場賭注。
皇帝滿意得點了點頭,隨後將摺子放在了書案上,吩咐底下人取來一個盒子說:「這是朕先前就給你和王妃備下的禮品,奈何前朝後宮的事情太多,老是忘記將這個交給你,今天你就帶回去吧。」
說著,皇帝就將盒子遞給了姬長夜。
姬長夜猶豫著並沒有接過來,還有些詫異的回答說:「陛下這可使不得,大婚的一切事宜都由您操心著,還給王妃備下了嫁妝,臣和王妃已經是感激不盡,怎麼好意思再收下這個?」
皇帝聽著他的話,佯裝生氣的說:「那些東西都是禮數,說白了都是做給別人看的,就算是朕不準備這些,你不還得是準備嗎?這個是朕自己的心意,也算是替你父親祝福你。」想當初他和姬長夜的父親甚是交好,沒想到竟然出了這樣的變故,想著他在天之靈能看到姬長夜娶了一位優秀的妻子,卻不能夠真正的做什麼,所以皇帝如今才會這般。
聽著皇帝的話,姬長夜最終下定決心接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