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場的比賽很快開始了。
兩邊幾乎還是在同一起跑線上。
49:47的比分對雙方來說都有夠低的。
特別是快船,常規賽他們場均得分破120分,上一輪開啟拓者更是場場高分。
半場破60,破70,結果今晚比賽半場都沒過50分。
李良的確是無比高效,但快船的快速進攻幾乎沒打出來幾次。
快攻扣籃是不要想了,一波接著一波的三分球更是沒有。
當然,馬刺的進攻打得也不好,面對快船針對性的防守,他們流暢的團隊配合打了折扣。
總之,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下半場是馬刺率先開始進攻。
而他們的進攻開始就受阻了。
格林突破到內線後傳球給牛角位的鄧肯,中距離跳投不中。
格林搶到前場籃板傳給外線的帕克,帕克持球突破,再分球給底線的斯普利特。
斯普利特來了一個反手的海底撈月,想打板上籃,結果擦板的角度沒有找好,手上力度也不對,又沒進。
球落到籃下,鄧肯、斯普利特、格里芬、小喬丹幾個人搶作一團,鄧肯撿到球,立刻一個拋投,被小喬丹干擾,還是沒進。
到最後球呲溜,飛到李良腳下,被李良給撿了……
這貨自帶吸球光環,球總是莫名其妙到他手上。
馬刺這次進攻配合不可謂不好,幾次傳球都把機會給傳出來了。
但最後終結的那一下,總是差那麼一點點。
就是這麼一點點,讓馬刺前面所有的配合都變得沒有意義。
這就是馬刺目前比較明顯的一個弱點,也是團隊籃球最常見的弱點,就是缺少絕對強點。
這球換成30歲之前的鄧肯,籃下撿到球他不會拋投,而是會頂開小喬丹直接扣進去。
擁有絕對強點的團隊籃球,比如後三連時期的芝加哥公牛,那真的是砍瓜切菜,輕輕鬆鬆就能把對手給做了。
快船在球星和團隊上結合的很不錯,但還稱不上團隊籃球。
可NBA,球星就是一切。
然後李良中場推進的時候摔了一跤,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