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外線炮臺在外線杵著,能不空曠嗎?
李良先是一記三分球讓凱爾特人不敢再使用聯防,接著就開始不停的給格里芬中路喂球。
格里芬在中路接球后,他的選擇就很多了。
他可以自己強殺籃下,可以分球給側翼,可以傳球吊給內線。
中路本來就是一個球隊需要嚴防死守的核心地帶。
過去的凱爾特人,防守中的一大強項就是“堵中。”
開始現在他們沒有凱文加內特了,沒有肉盾帕金斯了。
依靠亨弗里斯和巴斯怎麼可能堵得住中路呢?
如果依靠人多去堵,結果就是李良和克勞福德的三分可能要起勢。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雙方在陣容實力上存在天然的差距。
而李良發現這種差距所造成的戰術上的落差,抓住這個點往死裡打。
第二節後半段,原本凱爾特人已經把分差迫近到只差5分,隨即又被快船的一波進攻打得相差15分。
比第一節的分差更大了。
史蒂文斯只能暫停調整。
可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你沒有人,光調整也沒有用。
史蒂文斯空有一肚子的戰術,可惜就這麼一個簡單的擋拆,就是破不了。
格里芬也是發現,李良的傳球沒有保羅的那麼精妙、舒服,但同時他的自主性也變得更高。
當保羅的傳球過來的時候,除了那種低位喂球或者簡單的轉移球,基本上格里芬就可以考慮出手了。
保羅已經把一切安排的頗為妥當,格里芬走好最後一步就行了。
而李良做不到保羅這麼細緻,他只是傳出那第一球,後面就讓格里芬來處理。
結果,格里芬感覺自己打成核心了。
真的像一個核心那樣支配球,送出助攻,攪亂凱爾特人的防守。
半場比賽結束,快船65:53,領先了凱爾特人12分。
格里芬拿到了17分,6次助攻,得分和助攻數都是全場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