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任何一個NBA球員來說,自我的懷疑和肯定永遠都在迴圈往復。
因為在籃球賽場上,勝利和失敗總是交替而來。
這裡甚至不像足球場,好歹有個平局。
除了勝和敗,黑和白,幾乎容不下一點灰色。
當然,部分人可以進化出“球隊輸了我沒輸”的強大心理防線。
但科比不在此列。
像他這種處女座,甚至會有“球隊贏了我沒贏”的偏執想法。
所以在和對手做鬥爭的同時,他也一直在和自己做鬥爭。
NBA很多巨星都有這樣的困擾,一直和自己的內心戰鬥。
這種爭鬥如此激烈,遠超在普通崗位上工作的人,因為激烈的競爭就是球員們的工作。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應對方法,去平息這種內心爭鬥帶來的困擾。
奧拉朱旺和賈巴爾選擇了宗教。
凱文約翰遜和戴夫賓選擇了政治。
也有拉里伯德、托馬斯這種繼續籃球,繼續和人鬥。
還有巴克利,選擇了吃和胡說八道來發洩。
科比也到了選擇的年齡,他的籃球生涯幾乎一直在戰鬥,現在他當然要繼續戰鬥下去。
他選擇主動改變,他要轉型,他要讓自己變得更強。
這是一條最艱難的路,和時間鬥爭,和過去鬥爭,逆天而行。
作為科比的隊友,李良能看到科比的轉變,從季前賽就開始了。
不過李良並不能體會到科比內心的那種鬥爭。
而且他也不會有這種鬥爭。
我甘李良乃系統之子,55順位之光,內心還掙扎鬥爭?
這是對系統的侮辱!
場上打不過你不要緊,那是因為老子點沒加到家。
等我回家完成任務,把點加高了就來打敗你。
所以像他這種人,是無法體會科比的苦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