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綰的喪事持續七天之後由其子王思言運送回老家安葬。
章臺宮大殿之上。
內侍高盛宣讀著最新的人事調動。
“馮去疾調任右丞相,賜大良造爵位。”
升任為右丞相的馮去疾站出來行禮道“臣領旨。”
內侍將右丞相的相印和大良造的身份令牌用托盤送到馮去疾跟前,馮去疾接過。
接著高臺之上的內侍再一次開口道“拜李斯為左丞相,賜右更爵位。”
李斯驚詫的抬起頭看向高臺之上,這一次會直接升到丞相一職,並且爵位直接從右庶長連跳三級。
李斯站起來走到大殿中央,躬身行禮道“臣領旨。”
又是一名內侍將左丞相的相印和右更的身份令牌送上,李斯接過。
還沒有等李斯反應過來,內侍再一次高聲道“李斯編撰律法有功,賜金印一枚。”
李斯抬頭驚訝的看去,嬴政和炎闇的表情都沒有任何的變化,看著內侍再一次送上來的金印,李斯接過行禮道“多謝陛下。”
這一次整座朝堂都震驚不已,李斯得到金印,意味著什麼他們十分清楚。
李斯看著金印,得到這個東西可比他爵位連升三級還要值得興奮。
大秦帝國官員上朝時腰間會佩戴幾樣東西,用來證明自身的地位和對帝國的貢獻。
】
太師炎闇上朝除外,腰間除了佩戴身份令牌之外,就只有那三枚代表太師、太傅、太保的金印和紫綬,除此之外什麼不佩戴在腰間的,可見金印的地位。
整個帝國朝堂,擁有金印的人只有太師炎闇,王翦、蒙武、章邯三位將軍,逝去的右相王綰、左相馮去疾、兩院院長公輸仇、田和這幾人而已。
而現在,自己腰間也將要增加一枚金印,意味著自己在帝國之中的貢獻程度。
李斯在所有官員的注視下回到席位,眼神依舊看著那一枚不過大拇指大小的金印,觀看底部印文,李斯小聲讀出聲來“秦文律法。”
李斯收回視線,心中高興不已,聽著內侍繼續宣讀命令,看著廷尉府輔左自己修繕律法的王彥華接替自己的廷尉一職,李斯也替他感到高興。
“王彥華升任廷尉一職,賜左庶長爵位。”
王彥華站到大殿中央,接過內侍手中的呈放著廷尉官印和左庶長身份令牌的托盤,躬身行禮道“臣領旨。”
內侍接著道“王彥華輔左李斯修繕律法有功,賜紫綬銀印。”
王彥華再一次躬身行禮“謝陛下賞賜。”
官員排程完成之後,朝堂之上緊鑼密鼓的開始進行著政事商議。
對於西域一地設立六郡,分別是樓蘭郡、月明郡、象雄郡、西沙郡、天山郡、冰沙郡。
嬴政“隗狀。”
奉常隗狀站出來說道“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