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親愛的朋友,見到你可真開心。”哈維看到許望秋後,大笑著走上來,給了他一個熊抱。說熊抱真的不誇張,穿著一身黑色西裝的哈維真的像頭黑熊。
許望秋跟哈維擁抱了一下,盯著他身上的筆挺的西服,笑著調侃道:“哈維,你都穿上拉夫勞倫的手工西服了,看來日子過得不錯嘛!”
哈維發出一陣得意的大笑:“這都多虧了你,《獵鷹》和《少林寺》在美國上映都取得了成功,《獵鷹》票房1000萬,《少林寺》票房800萬,現在整個獨立電影圈沒有人不知道我哈維,沒有人不知道米拉麥克斯。”他大手一擺:“來,這邊走!你難得到美國來,這次我帶你到處玩玩。”
從機場出來,許望秋上了哈維的汽車;張一謀他們則上了出口公司紐約辦事處的車。哈維開的是一輛福特野馬BOSS 429,就是《疾速追殺》中基努裡維斯被搶的那款。由於只限量發售858臺,要弄到這況車肯定要花不少錢,看來哈維是真的有錢了。
哈維一邊開車,一邊興奮地向許望秋講述《獵鷹》和《少林寺》在美國上映的經過。
美國人很驕傲,在電影上尤其驕傲。在他們眼中美國電影就是最牛逼的,根本不愛看外國電影,更不愛看外語片。外語片在美國上映,不管是什麼型別,也不管質量如何,基本上都扔到藝術院線上映。因為普通觀眾根本不愛看,只有藝術片愛好者才會看。
美國人在電影上確實有驕傲的資本,美國電影不管是商業,還是藝術都是最頂級的,其他國家根本沒法比。不過功夫片是中國人搞出來的型別片,是美國沒有的型別。從七十年李小龍在美國掀起功夫片熱潮後,香江功夫片大量湧入美國市場,培養了一批功夫片粉絲。《少林寺》的上映十分順利,在華人觀眾和功夫片粉絲支援下,取得了800多萬的票房。
《獵鷹》上映則複雜了很多,因為美國戰爭片本身就很強,美國觀眾一聽中國戰爭片就提不起興趣,根本不願意走進電影院。為了引起美國觀眾的興趣,哈維請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派森查普曼在電視中抨擊《獵鷹》,並以此為契機進行炒作。
查普曼在電視節目中對《獵鷹》猛烈開火,說《獵鷹》是有史以來最血腥,最殘暴的戰爭片,這樣的電影應該禁止上映。哈維馬上組織人馬對查普曼的批判進行反擊,雙方大打嘴仗。讓哈維沒想到的是,就在他跟查普曼大打嘴仗之時,科波拉、邁克爾西米諾等反戰導演都站了出來,抨擊《獵鷹》殘忍血腥、為戰爭唱讚歌。
本來美國觀眾對《獵鷹》不感興趣,但現在連科波拉這樣的大導演都站出來抨擊《獵鷹》血腥殘忍,反而激起了很多人的興趣。他們紛紛走進電影院,想要一窺究竟。
當他們真正走進電影院後,無不為《獵鷹》精彩的故事、宏大的場面、激烈的戰爭戲所震撼,紛紛向朋友推薦這部電影。
如果不是哈維和米拉麥克斯發行能力太弱,《獵鷹》票房完全有可能達到1500萬。
憑藉著《獵鷹》和《少林寺》的成功,哈維和米拉麥克斯在電影圈打響了名氣。過去哈維和米拉麥克斯處在電影圈食物鏈的最低沉,只能撿那種別人不要的電影。但現在很多獨立電影人都願意把自己的電影賣給哈維,讓米拉麥克斯發行。
汽車開了一陣,迎面走來一支遊行隊伍。許望秋抬眼一看,發行遊行隊伍高舉著寫有“不要忘了珍珠港”、“抵制日貨”等標語的牌子,示威者身上也穿著印有“抵制日貨”“第二個珍珠港”等字樣的T恤衫。他十分驚訝,轉頭看著哈維道:“連紐約都在抵制日貨了嗎?”
哈維以為是擔心受到攻擊,安慰道:“現在鬧得挺厲害的,有些地方甚至發生了毆打東瀛人的事件。不過你不用擔心,那種事主要發生在底特律那些汽車城,紐約還不至於。”
許望秋微微點了點頭,最近兩年美國國內抵制日貨運動搞得如火如荼,甚至很多議員都親自下場。美國現在抵制日貨,主要是針對東瀛汽車。最近兩年,東瀛汽車的迅猛發展和對美國市場的擴張,對美國本土車企構成了極大的衝擊。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在經歷了兩次石油危機之後,低油耗、可靠性更好的東瀛小型車受到了美國消費者的追捧,而本土車企的產品風頭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