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望秋來說,《獵鷹》首周票房大爆,那麼他就可以放心大膽推行後面的工作了。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獵鷹》票房大爆,那麼在談合作的時候,香江電影人會更加重視許望秋的看法。如果票房慘敗,電影無人問津,那去跟別人談合作,別人在心裡肯定會打個問號的。
下午五點,許望秋離開清水灣片場,上了一輛計程車,向司機報了自己要去的地址。
與此同時,蹲守蹲守在片場入口的程家班武師周閏堅當即發動汽車,緊緊跟了上去。程家班的武師最近幾天輪流在清水灣蹲守,為了跟蹤方便,秦祥淋把自己的汽車交給了他們,今天正好輪到周閏堅盯人。
許望秋坐在車裡,雙眼盯著窗外,但心思卻都在跟袁合平的見面上。合拍片像《垂簾聽政》那樣的片子不適合大規模搞,因為香江自由一個李漢祥,其他導演是拍不好有歷史感和史詩格局的作品。像吳羽森拍《赤壁》,就完全拍成了鬧劇。香江導演最擅長的是功夫片,而內地擁有大批身手極佳的武術隊員,雙方合作的話,可以拍出高質量的功夫片來。
袁合平從1978年拍《蛇形刁手》開始,拍的幾部電影都非常賣座,是香江電影界非常受追捧的功夫片導演。只要袁合平跟內地合作,並賺到大錢,那麼香江其他功夫片導演會紛紛跟進。如此一來,香江電影的發展程序就會被改寫,會朝著許望秋想要的方向前進。
好一陣之後,計程車在灣仔莊士敦道一家酒樓前停住,許望秋開啟車門走了下來。周閏堅把車停在路邊,看到許望秋站在酒店門口張望,抬頭看了眼酒店的招牌,發出“嗤”的嘲笑聲:“這個內地來的土包子竟然跑到福臨門來了,這尼瑪是香江大富豪吃飯的地方。上次大哥請我們在這裡吃了頓飯,花了一萬多,你一個內地來的土包子消費得起嗎?”
福臨門是香江最頂級的中餐廳,在1948年由名廚徐福全成立,當年名為“福記”,在1953年改名為“福臨門”。當時,徐福全以帶備材料、廚師到客人家即時烹調的闖勁,摸清了一群富豪們的口味,也贏得了他們的口碑,受到了香江富豪們的熱烈追捧。
提起福臨門,不得不提劉鑾雄。劉鑾雄每年都在這裡吃掉幾百萬港幣。狗仔最喜歡在福臨門門口蹲守劉鑾雄,因為他每週都要去23次。每次狗仔拍到劉鑾雄和家人、朋友、以及各種女友吃飯,背景都是福臨門。連劉鑾雄自己都說,他不在福臨門,就在去福臨門的路上。
除了劉鑾雄之外,李兆基、李嘉城、郭鶴年、何鴻燊、恒生銀行創始人何添、永隆銀行創始人伍宜孫等香江、澳門叫得上名字的富豪都是這裡的常客。
許望秋聽過福臨門的大名,想象中福臨門應該富麗堂皇,貴氣十足,沒想到它坐落在灣仔一個不起眼的街道上,連招牌都已經掉色破舊了,那地段和招牌就像是舊上海夜總會那種風格。他盯著福臨門的招牌反覆確認沒錯後,邁步走進了餐廳。
店內的裝飾採用經典風格,以棕色、金色和翠綠色裝飾,這是60年代比較盛行的一種風格,其玻璃櫃展示粵菜和頂級香檳和白蘭地瓶。現在還不是吃飯時間,餐廳裡的客廳非常少,只有在靠窗的位置,坐著一對情侶。
“先生,請問幾位?”在許望秋走進餐廳後,服務生走過來,非常禮貌地問道。服務生穿的很正式,西裝革履的,給人一種進了西餐廳的感覺。
“我約了客人,他們要等一陣才會過來,給我找個四人的座位吧。”許望秋只約了袁合平,但不知道袁合平會不會帶人過來,覺得四個人座位可能比較合適。
許望秋找了一個安靜的角落坐下,他約袁合平出來是談合作的,找個相對安靜的位置比較好。在他坐下後不久,服務生端著茶水過來,然後默默地退開。服務生沒有問點菜的事,肯定要等客人來了之後才會點菜。
周閏堅在許望秋走進福臨門四五分鐘之後,也走了進去。他看到許望秋坐在座位上喝茶,知道許望秋是要在這裡吃飯,當即離開了餐廳。他找了個公用電話,撥通程龍的電話:“大哥,那小子正在灣仔福臨門,看樣子是在等人,晚上會在這裡吃飯,讓張耀華他們帶人過來吧!”
程龍聽到許望秋在福臨門吃飯,不由皺了皺眉頭,心想難道那小子真的像傳說中的那樣,是內地將軍的兒子?算了,懶得管那麼多,反正他也不知道是成家班打的,就道:“好,你繼續盯著,我馬上讓張耀華帶人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