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電影人傳奇> 第209章 特呂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09章 特呂弗 (2 / 2)

那個英國記者不斷按動手中相機的快門,一邊拍照一邊感嘆道:“這事真不可思議,竟然連特呂弗都來了,他都多少年沒到戛納來了。”

特呂弗是新浪潮的主將,也是法國電影的代表人物之一。1953年,21歲的特呂弗開始在《電影手冊》中擔任編輯。儘管沒有正統教育背景,但特呂弗本著對電影的熱愛研讀了大量電影書籍,他的文筆異常犀利、大膽,因此被媒體冠上“法國電影掘墓人”的稱號。透過對法國主流電影的批判,特呂弗和他在《電影手冊》中的同伴提出了“作者電影”理論。他認為儘管電影製作過程中最具有控制性和創造力的角色就是導演,而一個好的導演應該是一個作品全集的作者,其中每一部作品都應體現個人風格。

1959年特呂弗完成了自己的導演處/女作《四百擊》,這部電影在戛納電影節上獲得了最佳導演獎。這部影片在國際影壇上產生了巨大的反響和歡迎,也正式宣告新浪潮運動登上電影的歷史舞臺。此後3年,在法國有67名新導演登場,拍出了100多部影片,轟轟烈烈的新浪潮運動全面展開。

從70年代初開始,特呂弗認識到了新浪潮的弊端,意識到新浪潮正在讓觀眾討論電影院。特呂弗熱愛電影,不願意這個情況繼續下去,逐漸迴歸曾經被他批判的商業電影。這一舉動讓他受到了很多批評,不過這無損他在影迷和影評人心中的地位。當他出現在紅毯上的時候,受到了觀眾和記者的熱烈歡迎。

特呂弗受到觀眾和影評人熱烈追捧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特呂弗已經很久沒到戛納電影節來了。在1968年的五月風暴之前,特呂弗跟戛納關係相當好,不但多次帶電影道戛納參賽,而且擔任過戛納電影節的評委。不過在1968年的五月風暴中,特呂弗和戈達爾他們大鬧電影節,導致電影節停辦。五月風暴之後特呂弗就很少到戛納來,誰也沒想到他會出現在《獵鷹》的首映現場,觀眾和記者自然是又驚又喜。

現在臺彎和香江電影界都在進行新浪潮運動,作為電影人秦祥淋和林清霞自然對特呂弗這個新浪潮運動的發起者耳熟能詳。他們兩個目瞪口呆的看著特呂弗,心裡想著同樣的問題,許望秋只是一個拍了兩部電影的新導演,怎麼連特呂弗這樣的大師都來捧他的場。

許望秋對特呂弗的到來也非常驚訝,同時也非常興奮,畢竟眼前這位是新浪潮的主將,是影響了世界電影格局的大師。他上前伸出右手,露出太陽般燦爛的笑容:“特呂弗先生,沒想到你能來參加我們的首映,真的太榮幸了。”

特呂弗跟許望秋握了握手,笑著道:“我很喜歡你的《鋤奸》,充滿了創造力,也充滿了激情,是一部非常出色的電影。”說完後,他看著許望秋問道:“你知道我為什麼要來參加首映嗎?”

許望秋心想應該是我參加了你們那個電影沙龍的活動,雖然我不是沙龍成員,但你們覺得我們的水平不錯,想要吸納我,讓我成為沙龍的成員,應該是這樣,不過他沒有把話說出來,輕輕搖頭道:“不知道,也許是因為你覺得《鋤奸》不錯,就想看看我的新片怎麼樣?”

“這是其中一個原因,但不是最重要的原因。”特呂弗微微嘆了口氣道,“前些日子我看到了一篇報道,說新浪潮的風暴已經刮到了亞洲,現在亞洲不少地方都在搞新浪潮運動。聽說中國也在搞新浪潮運動,電影界的主流認為應該搞作者電影;而你認為應該搞型別片。”

許望秋微微點頭道:“是的,現在中國電影界絕大部分人都認為中國電影應該作者化,應該向法國新浪潮學習,拍藝術電影。而我認為型別片應該成為主流,藝術片,或者作者電影應該搞,但不應該成為主流,不然電影產業很快會垮掉。”

特呂弗微微嘆了口氣道:“這就是我來參加首映禮的原因。新浪潮運動是我們幾個人搞起來的,我們最初的目的是打破法國電影死氣沉沉的局面,可如今屠龍者自己變成了惡龍,新浪潮的支持者在掌握了話語權後,開始排斥其他型別的電影。這是不對的。更可怕的是,作者電影過於晦澀沉悶,正在讓觀眾大批逃離電影院。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觀眾會越來少,電影最終可能會死掉。現在很多人已經開始預言,說電影不久就會死掉。”

特呂弗眼中閃過一絲悲涼:“如果電影真的死了,那我們就是罪人。”他用悲傷的眼神看著許望秋道:“我不希望你們中國電影跟我們一樣。如果中國電影因為新浪潮走向死亡,那我的罪孽就更大了。我過來就是想告訴你的,你的觀點是對的,要堅持你的觀點,千萬不要放棄!”

許望秋聽到這話不禁肅然起敬,這是一個真正熱愛電影的人,不管是搞新浪潮,還後來迴歸商業電影,他唯一的目的就是希望電影好。跟他相比,那些明知道按新浪潮的路走下去,會讓中國電影陷入的深淵的專家教授們,簡直連蛆蟲都不如。

許望秋衝特呂弗深深鞠了一躬:“特呂弗先生,感謝你的支援。”他看著特呂弗認真地道:“中國電影不會死,在中國有很多真正熱愛電影的人。法國電影也不會死,因為有你,還有很多像你這樣熱愛電影的人在!”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