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電影人傳奇> 第180章 讚口不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80章 讚口不絕 (2 / 2)

“恭喜你,許導演!”大領導笑容滿面地道,“你拍了一部好電影。你們這部電影是準備出口的,如果在海外賣得好,在海外反響好的話,那應該給你們記一功。這部電影不但拍出了越南人對華人的迫害,也拍出了我們捍衛自己國土的勇氣和決心。”

許望秋感到急跳的心臟衝撞著肋骨,像一隻關在鐵籠中的野兔,不過他表現得十分謙虛:“不不,其實我們什麼也沒做,那些為國家流血犧牲的戰士才是真正的英雄。”

大領導見許望秋這麼說,微微點頭,這個年輕人不到二十歲,面對讚譽卻能不驕不躁,真的很難得!搞電影出口公司好像就是他的主意,是難得的人才啊!他轉身對身後幾位將軍道:“你們都是身經百戰的將軍,沒有比你們更瞭解戰爭的。現在電影看完,說說你們的感受吧?”

一位身材高大的將軍站了起來,扯著大嗓門道:“這部片子拍得很真實,是我看過戰爭片中最真實的。電影的故事有點像《渡江偵察記》,但比《渡江偵察記》拍得好。我看過不少戰爭片,中國的,外國的都看過,《獵鷹》是拍得最好的。”

其他幾位將軍都表示同意,紛紛稱讚道:“獵鷹》跟以往戰爭片的最大不同在於,它真實描繪了戰士犧牲的慘烈和悲壯。我覺得戰爭片就應該這麼拍,觀眾看了這樣的電影才會明白,和平是無數戰士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

“這部電影拍得特別動人,常超他們滾地雷的時候,我幾乎要掉淚了。他們的犧牲讓我想起以前革命的時候,很多犧牲的戰士。幾十年過去了,我們的戰士還是那樣英勇頑強。”

“以前我們的電影總是迴避犧牲和死亡,迴避戰爭殘酷的一面。《渡江偵察記》要表現戰士吳老貴為掩護戰友而英勇犧牲的場面。只能用酒壺著文章,吳老貴犧牲的時候不拍他中槍,而是拍他的酒壺被拋在了雜草叢裡。透過這種方式來表現人物的犧牲。《獵鷹》跟這些電影不一樣,《獵鷹》特別真實,簡直像紀錄片。”

等眾人發表完各自的看法,大領導看著許望秋,微笑道:“你們拍電影是為了出口,是為了給國家賺外匯。不過在創作的時候,還是要充分表現我國人民的優秀品質,讚美人民在革命和建設中,在同各種敵人和各種困難的鬥爭中,所取得的偉大勝利。《獵鷹》在這方面做得不錯,像這樣的作品應該多拍。對了,聽說你們準備把電影當工業搞。電影是藝術創作,這個能像搞工業那麼搞嗎?”

許望秋沒想到領導會問這個問題,解釋道:“電影是一種商品,只不過跟普通商品不同,是文化商品。既然是商品,那就有工業化的可能。電影工業化的關鍵是專業分工。電影製作流程極其複雜,分為很多工作環節,電影工業其實就是指每個鏈條上,都有專業化崗位分工,彼此各司其職,最終組合在一起,以高效率完成高質量、高標準的作品。

舉個例子來說,聲音是電影后期特別重要的一環。比如我們拍菜市場的戲,往往找一段場景類似的嘈雜背景聲,加上人聲就行。而好萊塢的工業流程,會把周邊攤販的叫賣,對話,與場景畫面相符的背景聲音,畫面外沒有覆蓋的車水馬龍等聲音,都一一設計好、錄製好,在一起混錄成背景音。對比好萊塢電影的聲音和我們的電影聲音,會明顯感覺到我們的電影聲音缺乏質感。電影是由幾十個,甚至上百個環節構成的,一個環節差一點,幾十個環節下來,那電影的差距就特別明顯了。”

在場領導都看過中國電影,也看過外國電影,確實能夠感覺到許望秋說得的這個問題。在看中國電影的時候會發現,很多電影聲音沒有遠近變化,人物離鏡頭1米,聲音是那麼大;離鏡頭10米,還是那麼大,給人的感覺很奇怪。相反美國電影就沒有這個問題,聲音有遠近變化,非常真實。原來他們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現在聽完許望秋的話,都明白了。

大領導微微點頭道:“我看《獵鷹》的聲音就做得特別好,非常真實。”

許望秋苦笑著道:“我們的電影是準備出口的,要拿出去跟好萊塢掰腕子。我們本來就處於弱勢地位,如果在製作上還比不上人家,那我們的電影就很難賣出去;所以,我們在聲音,以及電影的整個製作上都是下了苦功夫的。”

大領導問道:“那我們需要多久能建立起電影工業呢?”

許望秋想了想,道:“至少需要三十年。”

大領導吃驚地道:“需要這麼久嗎?”

許望秋心想三十年能不能建立還不一定呢,在我穿越的時候,中國電影工業都還沒影的,就道:“現在好萊塢電影生產工藝約有140多個工種,從業人員有幾十萬;而我們只有20多種,從業人員只有幾千。這些工種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而我們根本就沒有培養這些專業人才的學校,只能自己慢慢培養。要培養幾十萬專業技術人員不可能一蹴而就,這個過程將會非常漫長,三十年都不一定能搞起來。”

大領導明白關鍵所在了:“手工業是不可能打過工業的,電影領域恐怕也是如此。過程長一些沒關係,30年不行就50年,但不管多久,我們一定要建立自己的電影工業。”

許望秋堅定地道:“我們一定會努力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