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電影人傳奇> 第170章 前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70章 前景 (1 / 2)

聽到許望川的問題,許望秋就笑了,大哥雖然沒有上大學,但眼光卻極好,一下就問到了關鍵。高科技企業最重要的是人才,如果沒有足夠的人才,搞高科技企業只能是空談。

對其他創業者來說,如何獲取人次是個難題;對許望秋這個穿越者來說,真不是問題,輕描淡寫地道:“中科院計算機所有一千多科研人員,北大清華也都有計算機系,這根本不是問題。”

許望川覺得許望秋有點異想天開:“北大清華的學生怎麼可能進我們的公司,中科院就更不可能,裡面的都是科學家啊,怎麼可能幫我們做事。”

許望秋解釋道:“一開始想讓這些人到我們公司確實困難,我們可以跟他們合作,可以出錢讓他們幫我們研發。去年我拍《獵鷹》的時候,需要兩種裝置,就是就北航無人機研究所研製的。現在軍工企業的專案被砍,開始軍轉民。科研單位也一樣,科研經費大為縮水,很多科研專案都被砍掉。很多和計算機有關的專案正在被砍,而且會越砍越多。這些科研隊伍解散後,有些人出國,有人回學校教書,有人甚至被調去看機房。如果我們投錢讓他們幫我們做專案,他們怎麼可能會拒絕,感謝都來不及的。”

其實在運動結束的時候,中國的計算機技術和美國存在差距,但差距並不是特別大。不過在改革開放後國家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科研經費開始縮水,很多專案被砍。尤其到了1984年,國家推行“撥改貸”政策,從過去國家向企業撥款作為流動資金和裝置更新改造基金,改為銀行向企業貸款,企業不僅要償還銀行貸款,還要付高額利息。而政府不僅不投一分錢,反而像從前一樣抽走企業的大部分收入。

只出不進導致國有企業迅速陷入虧損困境,比如國內最大的半導體企業魔都元件五廠,1980年利潤高達2070萬元,即使是1985年,利潤仍然達1261萬。然而到了1990年,利潤竟然僅有2.47萬元。

中科院由於缺錢,在84年停掉了大規模積體電路研發,到了1987年更是正式撤消了大規模積體電路研究室。中國最頂尖的電子計算機研究所也不再研究計算機CUP,直到十幾年後重新開始搞龍芯。

在中科院擁有龐大的技術儲備,大批的技術人才,是一座真正的金山。有這樣一座金山在,哪裡需要擔心人才的問題,只要稍微扒拉一下,就什麼都有了。聯想就是靠倪光南的聯想式漢卡起家的,只需要搶在柳傳智前面拿下倪光南和聯想式漢卡,許望秋他們起家的專案和人才就都有了。

許望川忍不住道:“看來你真的是謀劃已久,情況都已經摸熟練了。”

許望秋並不否認,笑著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嘛!中科院就在北大旁邊,我跟蘇白經常在那邊逛,對中科院的情況比較瞭解。”

許望川看著許望秋道:“望秋,你為什麼不自己來做呢?”

很多東西許望秋沒法解釋,只能忽悠道:“你是知道我的,我這個人從小到大都不怎麼合群,在學校和廠裡都沒什麼朋友,獨行俠一個,像我這樣的人不適合做領導。相反你就有這樣的才能,從小到大你都是廠裡同年齡段的孩子王,是天生的領導者。而且我的志向也不在這裡,我還是希望在電影領域有所作為。我想做藝術家,不想做充滿銅臭的商人。”

許望川聽到這話哈哈大笑道:“我看你身上的銅臭味比誰都重,別人想賺錢頂多想賺幾千幾萬,而你想賺的是幾億。如果普通商人的銅臭是一斤,你的銅臭氣那就是以噸為單位的。”

許望秋也不禁笑了:“其實我留在電影圈對電腦公司也是有好處的。比如我們造出了電腦,要想打出名氣,如何讓消費者知道我們的產品是個問題。在正常情況下,只能到報紙、雜誌、電視之類的媒體上打廣告。但我是導演,可以在電影中增加計算機的鏡頭,觀眾看到在電影中看到我們的產品,就會對我們的產品感興趣。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如果我們聯手,這家公司一定可以成為世界級的公司!”

許望川對許望秋描繪的情景是心動的,搞計算機公司不但能成為億萬富翁,而且能得到國家和社會認可,這樣的機會擺在眼前,他怎麼可能錯過。當然最重要的是他對許望秋的眼光極其信任,開口道:“既然你對這件事有信心,那我們就搞計算機!”

許望川以為許望秋只是拉著自己搞計算機,沒想到,許望秋打算讓許望北也學計算機。

許望北今年讀高二,由於現在高中是兩年制,七月份就會參加高考。現在高考跟前兩年許望秋參加高考時不同,在5月份會有一次預考。如果不能透過預考,就會黯然出局,無法進入高考的考場。現在已經二月初,離預考只有三個月,哪怕許望北是學霸,對此也不敢掉以輕心,整天大門不出,就在家裡讀書複習。

這天晚上蘇白到許望秋家作客,她知道許望北很快要參加高考,從北平專門帶了些複習資料過來。在把複習資料給許望北後,她問許望北打算報考哪所大學,讀什麼專業。

許望北想也不想直接道:“我準備考清華,我要讀計算機專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