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電影人傳奇> 第161章 演員和戲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61章 演員和戲子 (2 / 2)

趙單看著許望秋,誠懇地道:“筆記本里是我對這個戲,對況易山這個角色的一些想法,希望對你拍戲有所幫助。我本來想讓蘇白把筆記本給你,但是她說,她跟你透過電話,說你正好有事要回來一趟,讓我親自給你。”

許望秋這才知道蘇白為什麼要給自己發電報,原來是趙單要把筆記本給自己。他輕輕翻開筆記本,右手慢慢地翻著,心裡劇烈的翻騰起來,筆記本里密密麻麻的記錄著趙單對況易山的理解和想法,不光有詳細的人物小傳,而且對人物的臺詞有詳細的分析,在某個場景中該用什麼語調,重音在哪裡,該如何停頓,潛臺詞是什麼等等;除此之外,他還對認為有問題臺詞進行了修改,並註明了修改的理由。

三本筆記本寫得滿滿當當,怕是有十多萬字。許望秋還從來沒見過哪個演員為了一個角色做這麼詳細的案頭工作,也沒見過哪個演員寫過如此詳細的劇本分析。

許望秋聽趙禁說過,趙單特別重視對人物的感覺和體驗。他創造每一個角色都全身心地投入,達到一種忘我的痴迷狀態。扮演武訓,他到武訓的家鄉去尋找歷史的感覺;扮演《烏鴉與麻雀》中的小廣播,他刻苦體驗上海小市民的心態;扮演李時珍,他結識老中醫;扮演林則徐,他到圖書館閱讀大量歷史資料;扮演聶耳,他向趙卿學跳黑人舞……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內的演員被認為是下九流的職業,被蔑稱為“戲子”。正是趙單這樣的演員透過自己不懈努力的努力和追求,透過他們對錶演的神聖感和責任感使表演真正成為了一門藝術,人民群眾也尊敬的稱他們為“人民的藝術家”。

在改革開放之後,很多演員逐漸把前輩辛辛苦苦換來的榮譽像紙片那樣扔掉了,不斷拉低表演的下限。演員們只會拼命撈錢,對自己的作品毫不關心。沒有多少人在作品上下功夫,想的是如何炒作,如何上頭條。演員演戲的時候手指破了點皮都敢發通稿說敬業,演員能夠背臺詞都會能被表揚。整個娛樂圈充斥嫖娼賣淫、吸/毒出軌、違法亂紀、摳圖替身,演員在觀眾的心中又從藝術家變回了戲子。

陳道民出來說“我就是一個戲子”的時候,很多人特別不理解,覺得陳道民老師,你是藝術家啊,怎麼自稱戲子呢。其實陳道民出來說這話不是貶低演員這個職業,而且在悲憤地告訴其他人,現在演藝圈下限太低,把大家從從藝術家又拉回到戲子的程度了。

演員這個職業從從戲子到人民藝術家再變回戲子,真的讓人感慨萬千!

許望秋盡力讓自己的情緒平靜下來,看著趙單非常嚴肅地道:“回去之後,我會好好看這個筆記本,有用的地方,我一定會用;但沒用的地方,肯定不會用。不過這個筆記本我會好好留著,因為它讓知道是什麼是真正偉大的演員!”

趙單聽到這話特別開心:“我算不上偉大的演員,只是普通演員。”說到這裡,他轉頭對趙卿道:“對了,我給望秋寫了一幅字,你把字拿出來給他。”

趙卿聽到這話,便從櫃子裡取出一幅卷軸,遞給許望秋。

趙單微笑著道:“我這個人畫比戲好,字比畫好,我也沒什麼禮物送你,就送你一幅字。這幾個字是我對錶演,對藝術的一點看法,希望與你共勉。”

許望秋聽趙禁講過,趙單是學美術出身的,跟隨黃賓虹、潘天壽等大師學過山水畫。

1935年,趙單出演電影《熱血忠魂》。按照劇本計劃,劇組會拍攝一個男的主角奮筆疾書的鏡頭。拍攝前,趙單滿懷信心,自己是書畫專業科班出身,揮毫潑那是手到擒來。

開機後,趙單一口氣寫了十多幅字,卻找不出自己滿意的作品。導演和劇組其他成員都對趙單的書法嘖嘖稱好,勸他不要再寫了,進入下一個鏡頭。趙單放下紙筆,嚮導演檢討,說字沒有寫好,懇求把剛才的鏡頭作廢。

趙單誠懇地說:“這些年來,我一直忙於戲劇和電影演出,卻把學業給疏忽了,書畫功力相比以前退步不少。本來應該做得到的,而我沒有做到,歸根結底,還是自己態度不夠認真,基礎沒有打紮實。”在趙單的堅持下,導演找了位書法家穿上他的服裝,背對著鏡頭寫字,完成了拍攝任務。

在那之後,趙單無論工作有多忙,每天都會抽出時間來練字、畫畫。在後來二十餘年間的電影拍攝中,他都極力迴避演繹揮毫潑墨的鏡頭。直到1956年的影片《李時珍》中,他才出手小試筆芒,展示自己成熟的書畫才藝。

幾十年筆耕不息,讓趙單在書畫上有很高的造詣。許望秋對趙單送自己的字很期待,滿是期待地解開系卷軸上的紅繩,將卷軸慢慢展開,上面寫著四個大字:“地獄之門”。

許望秋微微一怔,隨即起身,衝趙單鞠躬致謝:“謝謝趙叔指點。”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