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首都機場出來,許望秋和許敦楽他們來到了小西天中影公司的總部。南方影業的人回內地參加會議,從來都不住賓館的,都是住在中影總部的宿舍。
等許敦楽安頓下來,許望秋問道:“許總,我請你幫我找的資料,不知道帶過來了嗎?”
許敦楽笑著道:“放心吧,我都帶來了。”說著他開啟包,將一疊資料遞給許望秋:“這是你要的香江電影和印度電影對外輸出的資料。”
“太好了!真的是麻煩你了!”許望秋翻了翻資料,滿是感激地道。現在不是看資料的時候,他也沒有細看,把資料緊緊握在手中。他去香江給《鋤奸》作宣傳的時候,和許敦楽說好了,讓南方影業向北電捐一些錄影機和錄影帶。這事一直沒有兌現,現在正主在眼前,他自然不會錯過要賬的機會:“許總,你知不知道,你把我害慘了?”
許敦楽聽到這話微微一怔:“哦,怎麼回事?”
許望秋嘆了口氣道:“上次我從香江回來,就把你們南方影業要捐錄影機的和錄影帶的事給學校說了,整個學校的老師和同學都知道了,都特別期待。可直到現在這事都沒兌現,在老師和同學眼中,我都成騙子了。”
許敦楽聽到這話哈哈大笑道:“放心吧,我答應你的事肯定不會忘記的。這次我過來的時候,是把東西發過來了的。只是要報關,加上運輸,可能要十天半個月才能到。”
許望秋聞言大喜:“許總,真是太感謝你了。”
許敦楽擺擺手道:“這是我們應該做的。電影學院是培養電影導演的,要是能多培養幾個像你這樣優秀的青年導演,那我們的日子也要好過很多。”說到這裡,他看著許望秋問道:“你的新片《獵鷹》怎麼樣了,什麼時候能夠開機?”
許望秋道:“《獵鷹》比《鋤奸》要複雜很多,場面也大得多,特效也特別多。籌備的時間就比較長,我估計要六月份才能開機。”
許敦楽聽許望秋講過《獵鷹》,故事非常精彩,再加上許望秋的執導能力,這部電影在香江絕對會大爆,他對此十分期待:“慢工出細活嘛,不用著急的。”
許望秋跟許敦楽聊了一會兒便離開了。丁建明本來讓他留下來,晚上一起吃過飯。不過許望秋拒絕了,明天上午就要開會討論成立電影出口公司的事,他必須好好消化許敦楽帶來的資料。成立電影出口公司有可能改變歷史,他真的希望抓住這次機會。
許望秋回到寢室,坐在床上,慢慢翻看著許敦楽帶來的資料。南方影業從五十年開始,一直負責國產電影的對外輸出工作,對東南亞和印度市場非常瞭解。許敦楽非常看重許望秋,讓專人整理出了相關的資料,內容極為詳實。
透過許敦楽帶來的資料,許望秋髮現香江電影對外輸出比自己想象的要強。在整個七十年,臺彎、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尼是香江最重要的輸出市場。香江電影在東瀛並不如想象的受歡迎,在美國倒是比想象的要好。仔細想想也不奇怪,昆汀就是邵氏電影的忠實粉絲,像他這樣的美國人應該不少。
香江電影在美國的成績讓許望秋的信心又增加了兩分,香江電影現在的水平不怎麼樣,大部分都是粗製濫造。這些電影都能夠打進美國市場,那自己用巨資打造的商業大片,又有什麼理由不能撬開美國市場的大門呢?
許望秋知道印度電影比較強,不過在看了南方影業提供的資料後,發現印度電影比自己想象的還要強。從1971年開始,印度的年產量就超過了好萊塢。到現在為止印度擁有66家電影製片廠,26個電影實驗所,400多種電影雜誌,12000家電影院,25萬電影從業人員,每天觀眾多達1250萬到2000萬人次。去年印度生產了將近900部電影,向亞非和蘇聯東歐各國出口了將近500部影片,賺取了大量的外匯。
讓許望秋更為震驚的是,印度電影在蘇聯取得讓人難以置信的成功。整個蘇聯市場本土電影占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是來自世界各國的外語片。其中印度電影在外語片中一騎絕塵,比其他所有外語片加起來還要猛。有點幾十年後,好萊塢電影在中國的感覺。恐怕光是蘇聯市場,印度電影每年就能獲得近千萬美元的收益。
看到印度電影在蘇聯如此成功,許望秋不由暗叫可惜,蘇聯人口有2億多,又比較有錢,電影市場也非常繁榮,可惜現在中蘇交惡,否則蘇聯會是很好的輸出口。中蘇關係正常化要等到88年去了,那個時候離蘇聯解體只有三年的時間了。
兩億多人口的大市場啊,可惜進不去,真是便宜三哥了!
許望秋覺得印度電影在海外的巨大成功對中國電影是很好的啟示。印度跟中國的情況比較接近,都是人口大國,經濟都比較落後。既然印度電影都能搞起來,都能在海外大獲成功,那中國電影當然也有可能做到!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