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電影人傳奇> 第326章 與邵逸芙論未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26章 與邵逸芙論未來 (2 / 2)

更重要的很多香江人是看不上內地的,像你們這種從內地到香江的不會,但那種在香江出身,香江長大的導演很多在面對內地的時候會有優越感,看不起內地。我在電影圈也算是有點名氣的人,去過不少國家和地區,一直都比較受尊重。可今天在你們邵氏,你們的一個保安卻指著我的鼻子說,內地人沒素質,內地人隨地吐痰……”

邵逸芙聽到這話,趕忙道:“是我們沒有把手下人管教好,還請許先生多多原諒。”他轉頭對方逸華道:“人處理沒有?這事必須給許先生一個交待。”

方逸華點頭道:“已經開除了。”

許望秋擺擺手道:“我並不是要追究什麼。只是從這件事就能夠看出香江人的心態。我好歹也算是有些名氣的導演,可一個區區保安就敢對我這樣,就有如此強的優越感,其他人是可想而知。這些香江出生、香江長大的年輕導演絕大部分是看不起內地的,假如香江電影崩盤,他們想到的也不是到內地發展,而是去好萊塢、東瀛、甚至是韓國。只有當所有的路都被堵死,他們才會想著到內地發展。不過他們內心依然是高傲的,是看不起內地的,也看不起內地觀眾,他們很難拍出內地觀眾喜聞樂見的電影。”

許望秋說是事實,上一世香江電影在90年代後期崩盤,有名氣的導演,像徐客、吳羽森、陳可欣等人都選擇去好萊塢發展,而名氣小一些的,則去東瀛和韓國發展。當他們被這些市場掃地出門後,才被把目光投向了內地。

於冬曾經說過:“金融危機後,一班香江導演跑去韓國,跟韓國合拍,結果韓國市場、韓國導演起來了,把他們打了出去;他們又跑去東瀛,很快東瀛本地電影也起來了,又把他們打了出去。現在,內地電影起來了,這批導演就跑到內地來。”所以,於冬把香江電影人比喻成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

許望秋是同樣的觀點,可以跟這些香江電影人合作,但不會把他們看成自己人。因為他知道如果有一天內地市場崩盤,這些人不會跟自己一樣,想方設法救市,拼著性命也要把內地電影從泥淖里拉出來,而是掉頭就走,去另一塊水草豐美的地方。

邵逸芙聽完許望秋的話陷入了沉默,他知道許望秋說的是事實。好一陣後,他凝神著許望秋的眼睛,緩緩地道:“我們邵氏不一樣,我們的導演和工作人員都是從內地出來的。在未來我們邵氏有大規模進入內地市場的可能嗎?”

“恐怕很難。”許望秋端起茶杯喝了一小口,笑吟吟地道,“英國租借香江,為期九十九年。香江要回歸的話,應該是1997年。在香江迴歸前,內地市場不可能真正對香江開啟。因為我們必須保護自己的電影,不可能大規模放香江電影進內地,就算合拍片也不行。邵氏電影不管是題材內容,還是拍攝手法都太陳舊,就算合拍,也很難成為首選。”

許望秋跟邵逸芙聊了很久,聊電影,聊電影的未來;聊香江市場,聊內地市場;也聊好萊塢……兩個人出身背景不同,年齡差距極大,卻都是熱愛電影之人。聊起電影來都滔滔不絕,頗有點想見恨晚的感覺。

聊到傍晚,邵逸芙請許望秋去香江有名的福臨門吃魚翅。這頓飯一直吃到晚上九點才結束。隨後邵逸芙又讓司機開車,將許望秋送回了銀都。

回到別墅後,邵逸芙坐在椅子上,發出長長的嘆息:“如果能夠大規模進入內地,邵氏還有可能挽回頹勢,現在看來是不可能了。我們已經到了必須作出抉擇的時候了,邵氏和TVB只能選一個。”

這個問題邵逸芙跟方逸華討論過多次,邵氏和TVB是一對矛盾體,邵氏要扭轉頹勢就必須改變現在的制度,像嘉禾那樣給明星高片酬、給他們分紅。可這樣一來,必然會大大提升電視劇的成本,對TVB造成嚴重衝擊。如果繼續現行的制度,TVB能夠獲得極好的發展,而邵氏吸引不到足夠的人才,根本打不過嘉禾等公司。在出口公司推出合拍片政策後,一度讓邵逸芙看到希望,但經過與許望秋的交流,這個希望破滅了。

方逸華凝視著邵逸芙,輕聲問道:“你已經決定了嗎?”

邵逸芙輕輕嘆了口氣道:“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我縱橫電影圈幾十多年,風光過,也失落過,沒什麼好遺憾的,是著手退出的時候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